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诱导行气管插管的插管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75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4575kg,随机分为三组(n=25):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和常规诱导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R组和S组调节七氟烷挥发罐刻度致8%,氧流量6L/min,指导患者肺活量法面罩吸入七氟烷,R组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0 ug·kg-1,S组患者于吸入七氟烷同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 ug·kg-1,两组均缓慢注射,注射时间不小于60s。睫毛反射消失2min后,关闭七氟烷挥发罐,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C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1、罗库溴铵1mg·kg-1及芬太尼3ug·kg-1,2min后行气管插管。于给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气管插管前即刻以及气管插管后的即刻、1min、3min和5min,分别记录MAP、HR、BIS值;记录R组和S组从开始吸入七氟烷到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及从开始吸入七氟烷到气管插管的时间;记录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完成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其中R组满意率为88%,S组满意率是96%,C组满意率100%,三组间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诱导前相比,各组意识消失时MAP无显著变化,插管前即刻,各组MAP降至最低;而与插管前即刻比较,插管后R组和C组MAP上升,S组MA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组和C组HR在插管前即刻明显下降,S组无明显变化,与气管插管前即刻比较,三组气管插管后各时点HR无显著变化(P < 0.05)。各组在使用麻黄素和阿托品的例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气管插管前、后BIS值维持于4060,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均能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且血流动力学平稳,适用于患者无肌松药条件下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