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听雨诗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唐听雨诗作为晚唐诗歌的一种重要题材,也作为听雨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有着其无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而对其相关研究,迄今尚少。雨自诗骚时代进入中国文学之中,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最终沉淀成为中国文人心灵感受的重要载体。自晚唐以来,听雨诗的数量开始大幅增加,所涵盖的作家面也日趋广泛。到了晚唐时代,几乎所有的当时主流作家,均有听雨诗的创作。晚唐听雨诗的情感类型非常丰富,既有离愁别绪的感发,也有漂泊羁旅时孤独感的流露.同时因为佛教尤其是禅宗在这一时期在文人群体中的接受度很高,方外之情也成为听雨诗歌所表现的重要情感类型之一。晚唐听雨诗的感知方式除却独有的听觉感知之外,还与视觉感知、触觉感知浑融。一方面,听觉感知藉由创作主体的想象,可以独立形成一幅幅“音景”;其与灯、花、芭蕉等中国文学的传统意象组合,更是可以收到别样的艺术效果;随着中晚唐时代气候的转冷与文人普遍的悲感意识的作用,寒、冷、凉等触觉词汇在听雨诗中也时常出现,雨雨声一起共同营造起萧索衰飒的艺术氛围。而有时炎炎夏日的及时雨也能在诗人笔端倾泻而下,形成这一时期诗歌中少见的酣畅淋漓的快感。晚唐听雨诗既充分体现了晚唐时代风格趋于词化的审美特质,也以其独特题材所特有的艺术的效果,能动地参与了这一演变进程。而作为听雨诗的重要一环,其对于后世尤其是宋代的听雨诗词都有着广泛地影响。
其他文献
钟无盐是齐国无盐邑之女,齐宣王之王后。她外貌丑陋无比,不喜针黹女红,擅长舞刀弄枪,钻研兵法谋略。钟无盐形象在西汉时生成,经过了两千多年,不仅在汉族文学中得到广泛传播,
词起源于唐五代时期,其内容通俗,形式灵活多变。作为我国古典格律诗体之一,词体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明清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词谱书的编纂,直至清光绪年间万树《词律》
综述了垂体瘤经鼻蝶术后脑脊液鼻漏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护理。认为经鼻蝶垂体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密切观
新时期的企业发展中,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结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组织发挥其凝聚作用,感染员工,为企业的科学发展起到政治核心作用,在此基础上,要积极
企业基层组织是党在企业生产一线全部工作的基础,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在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如何适应新的历史时期
邓肃(1091-1132),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是宋朝的一位爱国文人。他因上诗讽谏花石纲而名重诸生,但在后世很少被人关注;他关心民瘼,针砭时政,却在腐朽的朝堂中备受排挤,最终
基于考虑流体惯性的雷诺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ERSFD)的内、外油膜分布压力和油膜合力,分析ERSFD-转子系统动力学。通过比较考虑流体惯性和不考虑
径向道变换(RTT)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地震道集映射算法.在径向道域中,通过不同径向道参数设计,可以大大降低线性干扰(如直达波、折射波、面波、空气波等)的频率,因此可以将它们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抗战题材小说的叙事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二十世纪各个不同阶段的抗战题材小说叙事模式状况,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方面探讨和分析新世
<正>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它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