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同样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支持高校教育长足发展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连续提出要推动实施高质量的就业,促进人才转型与经济转型,将就业工作,特别是就业质量工作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在传统观念上,人们普遍只关注就业数量,忽略就业过程中的各类因素,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教育的就业质量。民办高校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已支撑起高等教育的半边天,因此关注民办高校的就业质量不仅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同样也是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需要。本文将以发展性评价模式为指导,在对就业质量文献综述的梳理筛选上,结合编制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五大依据,制定出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初拟指标。随后经过征询意见、理论论证、专家评判,实验修订等方式对初拟指标进行修订,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确立适合测量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接着,应用该指标体系对上海T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反映上海T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较好,但专业间和部分指标间差异较大,主要在于部分毕业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足,就业观念亟待改变;学校的就业工作未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专业建设不足等原因。为此笔者提出转变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增强其职业规划意识;加强专业化体系化就业指导和服务,拓宽就业渠道;提升教学质量,打造民办高校特色,主动与社会需求对接等对策。最后对于评价结果进行再评价,进行信度和效度测试,确保后续评价活动的开展,为接下来的民办高校就业工作进行适当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