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灵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了三个灵芝酸(ganoderic acids),并对得到的单体进行了纯度和结构鉴定。灵芝酸粗提物首先用硅胶柱进行了预分离。条件研究发现,用正己烷:二氯甲烷:氯仿:甲醇=8:6:4:3作为洗脱剂洗脱,结合重结晶法,可获得三个主要组分(F1,F2和F3)。该三个组分进一步用SinoChrom ODS-BP柱(5μm,250mm×4.6mm)进行了制备条件的预分析,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0.5mL/min。结果发现,以保留时间差,半峰宽,分离度等为指标,通过替换乙腈为甲醇并改变含量、控制乙酸比例、上样体积、上样浓度及操作温度等条件,可使灵芝酸样品得到优化分离。优化的制备条件为:进样浓度为0.7mg/mL,进样量20μL,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60:40:0.2(V:V)。根据制备色谱柱与分析色谱柱截面积和长度之比,按线性放大的方法,我们以70倍的放大倍数,以上样体积10mL、浓度35mg/mL在制备型HPLC柱上(15μm,300mm×40.0mm),对灵芝酸进行制备分离。经过制备和重结晶后分别得到三个纯度为96.6%、93.3%和97.5%组分,总回收率81.85%。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三个物质的的紫外最大吸收峰均在247nm附近。红外光谱结果发现三个组分均含有羟基(3400 cm-1),羧基(3000 cm-1)和羰基(1710cm-1);其中F1还有五元环酮1740 cm-1、六元环酮1650 cm-1△8(9)双键加上C11位的羰基存在和(α,β不饱和酮)的存在,F2、F3有六元环酮存在,分别在1708cm-1、1666cm-1显示吸收,但没有五元环酮的特征吸收峰。质谱显示三个物质的分子量分别为F1:532,F2:514,F3:516道尔顿。碳13核磁共振显示F1分子具有三个羰基(199.2ppm、217.6 ppm和209.5 ppm),一个羧基(178.9 ppm),两个双键碳(142.5 ppm和157.0 ppm)和三个羟基(66.7 ppm、72.4 ppm和77.6 ppm);F2分子中具有三个羰基(198.9 ppm、198.8和216.9 ppm),一个羧基(180.1 ppm),四个双键碳(140.4 ppm、124.2ppm、157.1 ppm和158.8 ppm)和两个羟基(69.0 ppm和72.7ppm);F3有三个羰基(199.7ppm、208.8 ppm和210.0ppm),一个羧基(177.5ppm),两个双键碳(161.8 ppm和139.8ppm)和两个羟基(68.0 ppm和71.5ppm)。根据以上信息推断分离到的F1组分为灵芝酸G(C30H44O8)、F2为灵芝烯酸A(C30H42O7),F3为灵芝酸A(C30H44O7)。本研究可为灵芝酸的分离纯化和标准品的制备工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