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人工林采伐剩余物分解与养分释放特征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luo5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刀耕火种的整地方式已强烈影响到中国南方高强度经营的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和林分生产力,而保留剩余物能归还土壤大量的生物量和养分,但是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桉树剩余物分解的影响鲜少有人研究。为了探究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桉树剩余物分解、林下土壤肥力和林分生长量的影响以及剩余物养分释放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在广西贺州大桂山林场桉树免炼山试验林地,以5年生桉树采伐剩余物(分为叶、细枝和粗枝)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移除、平铺和带状堆放)下分解过程中质量残留率和养分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以及林分生长量等34个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地采伐前5年生桉树人工林地上生物量为91.18t/hm2。采伐剩余物生物量为12.9t/hm2,其中树枝、叶生物量分别为9.96t/hm2、2.94t/hm2。剩余物养分储量(C、N、P、K、Ca、Mg、S、Fe、Mn、Cu、Zn、B)为7.23t/hm2,其中枝、叶养分储量分别为5.48t/hm2、1.75t/hm2。(2)初始C、N、P、K含量以及C/N、C/P、C/K、N/P、N/K、P/K 比在剩余物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初始C、N、P、K含量由高到低为叶>细枝>粗枝。初始C/N、C/P比由高到低为粗枝>细枝>叶。初始C/K、P/K比由高到低为粗枝>叶>细枝。初始N/P比由高到低为叶(16.29)>细枝(8.50)>粗枝(7.38)。叶的初始N/K比(1.98)极显著高于粗枝和细枝(p<0.001),而粗枝(0.98)和细枝(0.97)的初始N/K比没有显著差异。(3)经过12个月的分解,质量残留率由高到低为粗枝(76.43%)>细枝(64.85%)>叶(44.01%)。叶分解最快,t50%为0.82-0.89年,t95%为3.56~3.84年;其次是细枝,t50%、t95%分别为1.41~1.87年和6.08~8.10年:粗枝分解最慢,t50%、t95%分别为2.13~2.74年和9.19~11.84年。分解12个月时,平铺处理下叶、细枝、粗枝质量残留率比带状堆放下的分别低4.91%、9.79%、6.67%。与剩余物带状堆放相比,平铺处理能缩短叶7.87%、细枝24.6%、粗枝22.26%的分解50%所需时间,叶7.29%、细枝24.94%、粗枝22.38%的分解95%所需时间,促进剩余物加快分解。(4)剩余物C、N含量在分解过程中呈富集—释放模式。P含量富集和释放现象交叉出现,整体呈下降趋势。K含量呈净释放。C/N、C/P、C/K、N/P、N/K、P/K 比均表现为上升趋势,但不同剩余物的上升趋势有所差异。经过12个月的分解,C、N释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细枝>粗枝,P、K释放量为细枝>粗枝>叶。与带状堆放处理相比,剩余物平铺处理下的C、N、P、K含量及残留率更低,释放量更高。(5)剩余物质量残留率与剩余物初始C含量、C/N 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初始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剩余物分解过程中,质量残留率与养分残留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尤其与C残留率的正相关系数最高。质量残留率与N、P、K动态变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C/N、C/P、N/P、P/K比动态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6)土壤容重、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pH值、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硝氮、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脲酶和蔗糖酶在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移除处理下土壤容重和pH最高,其它指标含量最低。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全氮和全磷在平铺和带状堆放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与其它处理相比,平铺处理具有更高的有效养分含量。平铺处理下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和蔗糖酶显著高于带状堆放处理(p<0.05),而脲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7)平铺处理下1年生桉树幼林平均地径和胸径比移除处理下的分别高3.63%、6.44%,比带状堆放处理下的分别高1.49%、1.80%;平均树高比移除处理下的高12.16%,比带状堆放处理下的低0.64%。但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桉树1年生幼林生长量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8)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与剩余物分解养分释放相关性较强的化学指标有:有效钾、pH值、全氮、硝氮、全磷、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锰和有效铜;生物学指标有:微生物生物量碳、蔗糖酶、微生物生物量氮和脲酶。基于上述结果,桉树林下采伐剩余物平铺处理能加快剩余物分解,加速养分循环速率,提高林下土壤肥力,促进林分生长,更有利于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其他文献
本文对晚香玉的形态、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确定了晚香玉的定植期,栽植密度,切花时间及种球贮藏方法。提出了在长春市栽培晚香玉的具体方法。
系统化整体护理在我国正广泛开展。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促使临床带教也要有新的改革和发展。如何做好整体护理的临床带教工作,作者结合本院护理部对整体护理临床带教的管理及模
以北方某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等手段,分析巷道破坏的主要原因。借鉴煤矿软岩巷道支护理论,提出砂岩型铀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并利用数值模拟方
结合箱涵顶进双重置换施工工法。设计了一种减摩隔板托换技术,以期有效减少地下立体交通工程施工中对覆土的扰动,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背土效应。
以上海市长风生态商务区7A地块北2区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大型深基坑钢筋混凝土支撑在靠近地铁工程的爆破拆除技术。工程实践证明,通过对地铁及构筑物等周边环境因数的控制,该
本文对重瓣矮牵牛的养护管理及繁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述,为园林美化提供素材。
本文分析了适于低风速下工作的水平轴风力提水机的风轮机理,提出了风轮直径、宽度、叶片形状等主要参数的确定原则和风轮的设计方法。
继厚度、重量、续航时间三个方面参数符合Intel给出的参考定义后,ULV(超轻薄)笔记本下一个发展方向在哪?华硕电脑在推出UL系列ULV(超轻薄)笔记本新品的同时,为我们开启了ULV笔记本2.0
<正>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ee)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ica Leiter)为松科松属植物,其花粉为植物的雄性配子,是种子植物的遗传基础。花粉中具有植物
<正> 人工流产综合征是指在施行人工流产术时,受术者出现的头晕、胸闷、心慌、恶心、颜面苍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细速,心动过缓、心律紊乱为主的症候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