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利用欧洲中心提供的从1983至2016年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0.75°×0.75°,分别分析了青藏高原周边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和四川盆地四大盆地的大气热源和水汽汇总体分布和二者在不同区域的局地分布以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周边四大盆地总体均为热源,准格尔盆地热源强度最弱(盆地中部甚至为一冷源),四川盆地热源强度最强,塔里木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欧洲中心提供的从1983至2016年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0.75°×0.75°,分别分析了青藏高原周边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和四川盆地四大盆地的大气热源和水汽汇总体分布和二者在不同区域的局地分布以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周边四大盆地总体均为热源,准格尔盆地热源强度最弱(盆地中部甚至为一冷源),四川盆地热源强度最强,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热源强度差异不显著,介于准格尔盆地和四川盆地之间,四川盆地水汽汇强度最强,其次是塔里木盆地,三是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水汽汇强度最弱。除柴达木盆地外,其余三个盆地水汽汇分布与其对应的热源分布特征类似。除四川盆地外,其余各盆地水汽汇强度均弱于大气热源强度;夏季四大盆地大气热源空间分布主要由前5个局地型构成,其中塔里木盆地的局地特征相对明显,空间分布相对复杂。夏季各盆地不同区域以年际变化为主,年代际变化不明显;夏季各盆地大气热源与水汽汇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不同区域上空热源极值与水汽汇极值所在高度不同,不同区域Q1与Q2垂直变化也存在显著差异,对大气热源Q1起决定性影响的热力项也不相同,其中局地温度变化项基本为零,因此主要考虑温度平流项和垂直加热项的共同作用,各盆地在对流层上层均有较强冷平流作用抵消垂直加热作用使得大气热源强度极弱甚至为冷源,对流层中层和下层Q1主要由平流项或垂直项单独决定。
其他文献
论文利用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质量控制后的4个偏振参量[水平反射率ZH、差分反射率ZDR、差分传播相移率KDP、共极化相关系数ρHV]结合环境温度参量T基于模糊逻辑算法构建了对雹暴的降水粒子识别(HID)方法(该方法特别加入可识别华北地区典型雹暴造成的小/湿冰雹的方案,用以研究小/湿冰雹形成及演变过程的微物理环境特征),在确认HID结果与理论研究以及地面观测记录吻合后,对华北地区典型雹暴中小/湿冰雹形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和培育发展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近年来,战
通过科学研究减少GL锌锅底渣具有科学和实际生产效益的意义。本文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等研究了捞渣工艺、添加合金元素Fe、Ti、V对底渣组织形
中国是受台风侵袭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强风暴雨使林木倾倒破坏导致城市交通道路阻断,车辆及公共基础设施受损等损失频发,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而自然界中林
本文利用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REOF分解,小波分析,合成分析,Butterworth滤波等方法探讨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低频特征和影响降水的各纬度带,各高度层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展示了低频系统在三维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和对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产生的影响,为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天气延伸期预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西南按降水特征可划分为“川西”、“盆地”、
螺旋波等离子体源(Helicon Plasma Source-HPS)是一种高密度等离子体源,其在大规模半导体加工、高功率等离子体推进以及聚变材料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并以独特
当排入水中的污染物数量超过该物质在此水体中的正常含量和水环境容量时就会造成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会引起其理化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从而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平衡。水体污染
目的:通过对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二枝汤为治疗组、颈痛颗粒为对照组进行对照治疗后的症状缓解程度为依据,以此来探讨二枝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
逆变焊接电源的发展对于降低焊接设备的重量和体积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模拟控制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如控制精度低、响应速度慢、抗干扰性能差、功能较为单一等。经过研究目前
渤海是我国内海,每年都沉积大量来自周边河流携带的陆源碎屑,加上其水深较浅(平均水深小于20m),对环境以及气候的变化较为敏感,因而渤海是研究环境演化及沉积物来源的理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