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丘陵区次生阔叶林群落结构及叶片特征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中丘陵区地带性植被在中国植被区划上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是人为经营活动的影响,已多数转为次生林或人工林。其中,次生林的植物种类组成丰富,结构较复杂。为研究次生阔叶林的树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我们在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设置了1.0hm2次生阔叶林样地,该群落胸径大于4cm的林木密度为1864株/hm2,分别隶属73种。群落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R)为5.81,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H)为2.53,生态优势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λ)值为0.18, Pielou均匀度指数为O.59。表明该阔叶林群落植物种类较丰富,不同植物在群落内分布较不均匀,群落的生态优势度值较大,各植物个体数间有明显差异,群落的优势树种为石栎(Lithocarpus glaber)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白栎(Quercus fabri),豹皮樟(Litsea coreana),其株数和胸高断面积分别占样地所有检尺木的70.12%和79.07%,决定着森林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趋势。湘中丘陵区次生阔叶林群落及其主要优势种群中演替后期树种的直径结构为反J型分布,而演替早期种的直径结构呈现多峰或单峰型分布;垂直方向上,群落及其主要优势种群的树高结构分布呈偏左正态分布,说明该群落存在种内和种间的光资源的竞争。对研究样地中8个优势树种和4个代表性灌木树种的叶片特征和种子干重进行研究发现:各树种比叶面积和SPAD值差异显著,落叶阔叶树的比叶面积最大,针叶树种的最小,阔叶灌木和常绿阔叶树种居中;阔叶灌木的SPAD值最大,常绿阔叶次之,落叶阔叶最低。各冠层位置的比叶面积差异显著,但SPAD值没有显著性差异。12个树种中,枫香、石栎比叶面积随冠层位置无显著差异,马尾松随冠层高度增加有递增趋势,其他9个树种随冠层增加都有递减趋势。不同树种间种子干重差异显著,种子重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南酸枣、青冈、石栎、檵木、豹皮樟、杉木、格药柃。灌木的比叶面积和SPAD值无显著相关性,而阔叶乔木均呈显著负相关,但种子干重与叶片比叶面积和SPAD均不相关。
其他文献
11月25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仪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隆重举行。这是国内资本市场首次迎来民营车企,也是全球金融危机阴霾消散后的首家上 On November 25, th
摘要:利用半导体材料实现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或光催化制氢是环境和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钒酸铋(BiVO4)半导体因其较窄的禁带宽度和较高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论文在研究水热合成条件对BiVO4结构、形貌及光催化活性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氧化石墨烯(GO)制备出了具有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更高的钒酸铋/石墨烯(BiVO4/Gr)复合光催化剂。在BiVO4的水热合成方面,以硝酸铋(Bi
目的:本研究优化构建包装纯化携带标记基因GFP的重组杂合型AAV载体,用各重组杂合型AAV载体感染来源于人的造血干/祖细胞,筛选高效转导人的造血干/祖细胞的杂合型AAV载体,以此
生物质是自然界可再生的巨大能源宝库,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已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研究的热点。固体酸催化剂易与产物分离、能回收重复利用和催化活性高等特点,用来催化水解生物质
本文主要研究了临安2015年7月-2017年6月不同时间段、不同月份的逆温特征,并针对观测期间唯—连续严重污染过程进行分析。本文研究区别于传统的因果关系和传统的统计学两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