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图像引导放疗与调强放疗两种治疗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放射性毒性反应,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2例图像引导放疗(Image GuidedRadiation Therapy IGRT)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及55例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NSCLC患者,在满足靶区处方剂量要求(95%的体积范包括PTV95%剂量)的情况下,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 DVH)评价和比较两个计划的双肺、心脏、脊髓、PTV体积的分次剂量、累及剂量,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患者的放射性毒性反应等临床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IGRT组计划的PTVDmax、PTVDmix、 PTVDmean、 PTVD95均较IMRT组高,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双肺的V5、V10、V20、V30、V50、心脏Dmax、脊髓Dmax、肺平均受量(Dose Lung Mean,DLM)均较IMRT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IGRT组较IMRT组放疗毒副反应轻(P<0.05),IMRT组与IGRT组有效率分别为:63.7和69.3,IGRT组有效率略高,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GRT组放疗后1、1.5、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7.7%、41.8%、22.8%和16.5个月;IMRT组1、1.5、2年生存率分别为54.5%、34.6%、19.5%和14.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分析显示,锁上淋巴结、近期疗效和急性放射性肺炎与Ⅲ期NSCLC放疗的总生存率有关,p分别为0.011、0.002、0.032,而年龄、吸烟状况、临床分期、肿瘤最大直径、病理类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等与放疗后生存率无明显关系,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近期疗效与急性放射性肺炎及放疗后化疗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IGRT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减少正常组织的受量及体积,减轻放疗毒性反应的发生,有可能提高临床疗效,为减轻放疗毒性反应提供质量保证。(2)经分析得出近期疗效、放射性肺损伤、放疗后化疗的疗程数为影响Ⅲ期NSCLC放疗预后的独立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