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来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系统在体内具有十分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而心血管系统局部存在着的IGF-1系统更是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及冠心病(CHD)关系密切。IGF-1可能参与了整个AS、CHD的病理生理过程。但其与CHD确切关系尚有待研究。目前很多学者认为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与AS相关的抗原可经过免疫反应的细胞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血管壁损伤,随后发生了AS、CHD。新蝶呤是γ干扰素(INF-γ)诱导单核/巨噬细胞轴活性增强的一个特定标志,是细胞介导免疫激活的敏感指标,其浓度增加见于那些与细胞介导免疫激活有关的疾病。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AS及CHD的病理生理过程,防治CHD,我们对CHD患者的IGF1、新蝶呤、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进行了测定,探讨IGF1、NO、ET、新蝶呤在CHD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对16例健康献血员和40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50%为标准确定血管是否狭窄,再把冠状动脉分为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脉三支,而确定病变血管支数)。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血清IGF1、血浆ET水平,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血清新蝶呤和使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了血清NO水平。并使用相同方法测定了部分CHD患者冠状静脉窦血清 浙江大学傅士学位论文 IG*、新蝶吟、NO、血浆ET水平。再把CHD患者血清IGFI、新蝶吟、 NO与血浆ET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的血管病变支数及各指标相互间进行了 比较分析。 结果: 1.CHD患者外周静脉血清IGF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分别为27二3 土15.48 l和48刀2士33.43 V吵,*功o1);且*HD者血清1*下1水平随 着血管病变支数增加而降低得更明显,但两者不呈负相关(r=—0.296,尸 >0.05)。CHD患者冠状静脉窦血清 IGF浓度高于外周静脉血清 IG*(分 别为的.17土15.58 l和 25.39土13.32卜g/l,P<0.05)。C皿患者冠状静脉 窦IGFI水平随着血管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522,尸 <0刀5)。稳定心绞痛患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间IGF 水平没有明显差 异。 2(HD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清新蝶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15.16 士7.MIlllln和8.3吕土犁6grllllu,尸们刀1)。*HD患者外周静脉血清新蝶吟 水平随着血管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得更明显,两者呈正相关(r=(.378,P <0.05)。CHD患者的外周静脉、冠状静脉窦血清新蝶吟均明显高于正常对 照组(分别为 13.84f718llllln、ZI.63土16.04 Iunjl和吕.38士4.69 rllllfl,P m刀5和P们.0门。*HD患者冠状静脉窦新蝶吟水平随着血管病变支数增加 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539, P<0.05)。稳定心绞痛患者与急性冠脉综 合征患者外周静脉血清间新蝶吟有明显差异(分别为12.50土5.34rllllrr、 17.83上8.38 nlnll,尸m.05L稳定心绞痛患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静 脉窦血清新蝶吟水平也有明显差异(分别为 13.sl土 4.34 1llllfl和 29.44士 19.82nln/l,尸卅刀1入*HD患者冠状静脉窦新蝶吟水平在对冠状动脉病变 进行球囊扩张约30分钟后稳定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间的差异消失 (分别为3o.so土19.28 IllYlll和37.38士32.42 InnllInnll,尸>o.05);但是稳定心 绞痛患者的扩张后新蝶吟明显高于扩张前水平(分别为30.50土19.28 nln/l 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 13.sl土4.34 1llzlu,尸<0.05)。 3.CHD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63.00士10.0!Illlllu和 71* 土!3.63 nunjl,尸<0.05)。CHD患者外周静脉血 清 NO水平随着血管病变支数增加而降低得更明显,且两者呈负相关(r= 一0.498,P<0.of)。CHD患者冠状静脉窦血清 NO浓度高于外周静脉血清 NO(分别为 69石3土巴.gi ruin/l和 61.24士吕.98IlllTlll,尸<0刀5)。CHD患者 冠状静脉窦NO水平随着血管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但两者尚不呈正相关 什一队489 P>o.05)。稳定心绞痛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静脉、冠状 静脉窦血清NO水平没有明显差异。CHD患者冠状静脉窦NO水平在对冠 状动脉病变进行球囊扩张约30分钟后稳定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间 无差异。 4.CHD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