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NDHB亚基超表达水稻的农艺性状和抗盐性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人口生存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寓不开适宜的生理环境,在逆境条件如高温、低温、强光及干旱时水稻的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各种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世界上存在9亿多公顷的盐碱地,盐胁迫也成为制约水稻生长的一个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此探索出水稻耐盐的生理机制以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  许多研究表明,植物体内NDH复合体某些亚基功能的缺失会严重影响植株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生长,但以水稻为材料,研究NDHB亚基在盐胁迫条件下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相关报道还非常少。本研究利用的是大豆中一个与耐盐相关的NDHB基因,将其导入水稻中并超表达得到两个水稻转大豆NDHB亚基的超表达株系。将它们与野生型水稻对比,分析了它们的农艺性状,光合荧光参数及盐胁迫下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摘要如下:  从农艺性状来看,超表达株系植株分蘖较早,成熟期也提前,最大分蘖数显著多于野生型,但株高却明显比野生型低。另外,超表达株系的单株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都显著高于野生型,而穗长却显著低于野生型,这些结果与分蘖数和株高的变化相一致。对光合荧光参数的研究发现,超表达株系和野生型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160mM浓度的盐胁迫实验的结果表明超表达株系在胁迫条件下围绕PSⅠ环式电子传递速率显著高于野生型,并因此缓解了PSⅡ的氧化损伤,从而提高了植株的耐盐性,使植株表现出更优的长势。  本研究结果首次证明了大豆的NDHB亚基在水稻中超表达会影响水稻的农艺性状,提高盐胁迫下水稻的光合作用,从而增强水稻的抗盐胁迫能力,为作物抗盐提供了新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