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民俗与古代小说若干母题的文化省察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u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古代小说母题为对象,展开专题研究,略作跨文化溯源和侧重母题与民俗宗教联系的考察。文章从民俗宗教和跨文化视野,分专题探索古代小说母题文化内蕴。1、“树神遭害”,从佛经影响、道教禁伐和树神生命意识角度探讨了古人对伐树的反思;2、“金银变化”,从佛经变化观念、货币制度和埋宝掘藏风习等,透视母题盛兴原因及伦理意义;3、“睡显真形”,探讨佛教轮回、本土变形思想与英雄发迹变泰描写的关系;4、“动物崇拜”,揭示佛经动物描写、兔崇拜之于英雄命运转化的引导功能;5、“天书”,列举了正统思想对天书成败两大系列小说的介入,及道教典籍、民间宗教崇拜等在造反起事小说中的表现;6、“铭知发者”,寻究了该项神秘预言作用及成因;7、“中古译经复仇”,分析了中古译经复仇描写对于中国同母题的影响;8、“引诱不成反诬”,比较了中外同母题小说反映的女性弱点及性别文化特征;9、“番女求偶”,揭示了汉族作家对外族女性形象的加工重塑;10、“海岛巨人”,以佛经大鱼故事为支点,探讨东南沿海俗闻对于海外的偏见。第11章,概述中国古人母题溯源探索实践;第12章列举了小说母题的多种成因。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经典释文》音切的整理和分析,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一、《释文》首音的音系。我们认为《释文》的声类中轻重唇、端知两组和匣于两母在音位上可以合并,但在音质上是有
在英国小说中,有不少描写殖民地生活的作品,但其中所塑造出的殖民者形象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本文以英国小说中的殖民者形象为研究对象,在梳理概况的基础上,以丹尼尔·笛福的《鲁
论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介绍了《华阳国志》写著及作者情况.后三部分,第一是论述历代至今《华阳国志》版本的研究概况.第二是描述《华阳国志》各版本情况,从《华阳国
本文选取1910-1920年间的《小说月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民国初年一份杂志与印刷出版和整个社会文化环境间的关系,以及小说这一文学门类在社会转型期的观念内容和创作手
孔子和柏拉图分别是中国和西方美学最为重要的奠基者.该文以他们两人的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比较,见出二者的异同,并希望由此能把握到中、西美学在发轫期的某此基本性
该文从钢琴改编曲在东西方的发展历史出发,着重研究其中在中国特殊政治历史时期产生关存在的原因,并从理论技术及美学角度探讨其艺术特色与风格,以期最终能够对王建中钢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