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村相融的新农村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四川狮潭及胜利新村综合体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j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农业的现代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按照城乡统筹的新要求,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四川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积累的经验和新村成片推进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模式,是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课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开展基于产村相融的新农村规划设计研究,对于探索符合当代农民需求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以产村相融为出发点,以新农村综合体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及比较分析与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  首先,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有关乡村建设及产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阐述,并对产村相融和新农村综合体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以及借鉴国内外相关乡村发展模式实践。  其次,阐述产村相融的内涵特征,分析产村相融的影响因素,探讨产村相融对新农村综合体规划产生的影响,新农村综合体的特征,新农村综合体发展态势及实践试点情况;从不同角度对新农村综合体进行分类,研究了新农村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内容及按空间布局与功能组织角度划分的不同类型新农村综合体的规划设计重点:结合四川大竹县杨家镇狮潭新村综合体及四川盐亭县胜利新村综合体的规划实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最后,在前文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炼了前文的论述,总结了研究成果,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在可持续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经常面临着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传统上,西方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会优先考虑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同时,欧洲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比较注重
自上个世纪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大发展的良好契机,许多高校都迎来了校园的扩充、更新和新建。一直以来山地高校的建设是我国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
城市环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增强,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然而,在快速的发展中,城市面临着人口剧增、交通拥堵、景观破碎等一
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中国老年人口为12998万人,2015年底达到2220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6.1%,15年间老年人口增长了近1亿。与此同时,中国空巢老人数量迅速增加,2000至2010年十
学位
随着世界经济、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娱乐休闲等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使得全球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游客中心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明孕育了很多历史悠久的城市,这些城市或规划格局严整,或建筑风格独特,或地方特色浓郁,或与周边的山水格局融为一体,它们作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用自
贵阳地区所在区域为建筑热工气候分区的温和地区东部,紧邻夏热冬冷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原来的热工气候分区划分客观上已经开始不完全适用于该地区,部分研究文献和书籍已将
我国国有企业起步晚,底子薄,至今发展不过六十年,却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作为一个经济、人口大国,我国国有企业的一举一动都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国有企业从小到
本文主要研究了两个内容,一个是社区销售中心的特性及相应的设计策略,另外一个是社区销售中心的设计实践——北京南法信26街社区销售展示中心的设计。通过前期资料的收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