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季稻混栽和免耕栽培稻田飞虱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eng20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其中褐飞虱只取食水稻(包括野生稻),除水稻外,白背飞虱在其他寄主上只能勉强完成一个世代,因此,其种群发生与水稻耕作栽培制度密切相关。本文对单双季稻混栽和晚稻免耕栽培对稻飞虱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在单、双季稻混栽试验区内,稻飞虱可以在不同水稻生育期转移取食,表现出害期长,为害峰次多,为害峰间隔时间短等特点。稻飞虱的卵巢发育及交配显示稻飞虱迁入型与迁出型交替出现,同时期稻飞虱在双季稻与单季稻不同生育期之间进行转移,保持了种群数量稳定增长。   2.单季中稻为7月份国外虫源滞留繁殖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还可以容纳因双季早稻生育后期营养恶化而迁出的稻飞虱,为中稻后期和双季晚稻准备了充足的虫源,形成了稻飞虱在双季早稻田迁入繁殖、在单季中稻田稳定增长、在双晚稻田增长爆发的态势。   3.稻田蜘蛛和黑肩绿盲蝽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对稻飞虱的捕食控制比较强。在两种处理区稻田蜘蛛或黑肩绿盲蝽总量相比各有高低,晚稻全生育期翻耕区的平均蛛虱比高于免耕区,蝽虱比各有高低。在晚稻孕穗期前,蝽虱比较高,可有效控制稻飞虱虫口数量,不应喷施农药,必须施药时,应选择对黑肩绿盲蝽毒性低的农药使用。   4.在水稻抽穗期前,翻耕插秧田稻飞虱虫口数量大于免耕插秧田,抽穗期后,免耕插秧田稻飞虱虫口数量大于翻耕插秧田,全生育期免耕插秧田稻飞虱虫口数量大于翻耕插秧田,但无显著性差异。   5.稻田蜘蛛优势种主要为八斑球腹蛛、真水狼蛛、拟水狼蛛、锥腹肖蛸等。在水稻全生育期,四斑锯螯蛛、食虫沟瘤蛛虫口数量较小,但出现早,种群稳定,在水稻前期对稻飞虱起重要控制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比较研究了抗吡虫啉褐飞虱种群和敏感种群在不同抗虫水稻品种TN1(无抗虫基因)、IR36(含抗性基因bph2)上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取食行为的差异。其研究结果如下:  
会议
橡胶油是橡胶工业中的三大原材料之一。我国应用最多的传统高芳烃油中含有大量具有致癌性的稠环芳烃化合物(PCA),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严格限制,其应用市场越来越小。我国是橡胶制品的生产及出口大国,为保证市场占有率,新型环保橡胶油的研发和应用迫在眉睫。实验原料为克拉玛依石化减四线蜡油,PCA含量5.50%,C_A值(芳碳率)为13%,环烷碳率为36%,通过对原料中稠环芳烃选
学位
该文在充分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将乙烯聚合反应机理、动力学与中石油辽化淤浆法HDPE的生产实际相结合,对ASPENPLUS的Polymer Plus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了北化大—辽化HD
近年来粉尘爆炸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由于工业粉尘爆炸的生产和传播机理比较复杂,因此,对粉尘爆炸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都有很多新的研究课题.该文介绍了国内外对
生物入侵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地下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家们开始重视生物入侵导致的地下生物多样性改变以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为探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