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的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部分患者需要依靠注射外源胰岛素来维持生命。外源胰岛素注射由于缺乏生理性调节使患者易发生低血糖和慢性并发症,并且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随着分子生物学、病毒学及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基因转移方法改造活体非β细胞使其具有分泌胰岛素功能成为当前内分泌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者们已进行了大量实验,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也遇到了一定问题。重组人胰岛素基因在体外培养细胞和糖尿病动物体内可达到按生理需要分泌胰岛素;用于基因转移的一些载体已应用于临床研究,但基因表达调控的安全性和载体的安全性还有待提高;外源基因的导入能否产生插入突变及为提高表达效果施加的干预因素是否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等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这些是制约基因治疗应用于临床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组前期已经构建了携有生理性调控元件的三点突变人胰岛素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该质粒在体外培养细胞和糖尿病大鼠体内都实现了高效整合并得到了长期表达。但该质粒的安全性问题未明,因此,本实验就为促进表达施加的干预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基因表达调控的安全性及是否有复制完整型逆转录病毒进行检测分析。 材料与方法 将雄性Wister大鼠以55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成糖尿病模型。分别给予三碘甲腺原氨酸(T3,2mg/kg)皮下注射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0.5mg/kg)腹腔注射后,将携有生理性调控元件的三点突变人胰岛素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经腹腔注射导入糖尿病大鼠体内,于注射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