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舷侧新型耐撞结构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GYS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海上交通日益繁忙,海洋平台数量不断增多,海上船舶与船舶、船舶与平台碰撞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和财产损失,并引发环境污染,特别是油船和化学品船在事故中的液货泄漏,往往酿成灾难性后果。因此,研究如何提高船舶结构的耐撞性能具有安全上、环境上、经济上的重要意义。本文先对聚氨酯材料进行了力学拉压性能实验并对钢板和钢-聚氨酯层合板进行了冲击实物实验;再从结构刚度角度出发,设计波纹纵绗型双壳舷侧结构、SPS外板双壳舷侧结构和SPS-波纹纵桁型双壳舷侧结构,并基于数值有限元仿真软件LS-DYNA对该新型船舶舷侧结构进行耐撞性研究,对传统舷侧结构、SPS外板舷侧结构、波纹纵绗型舷侧结构、SPS-波纹纵绗型舷侧结构进行碰撞仿真对比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聚氨酯材料进行拉伸压缩实验,熟悉聚氨酯材料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以质量等效原则制作钢板和SPS复合夹层板实验试样,并对其进行铅球自由落体冲击实验,综合对比钢板和SPS复合夹层板的耐撞性能。(2)以调整结构刚度分布为思路,本文设计波纹纵绗型舷侧结构,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所设计结构用波纹型纵绗替代传统的平面纵绗,以此降低双壳船舶内外舷侧板之间结构沿垂直于舷侧板方向的刚度,以期能够增加外板变形范围、减小外板局部膜拉伸吸能在结构总吸能中比重。(3)本文以质量等效为原则,对传统舷侧结构外板进行SPS复合夹层板替换,并对舷侧三个特征碰撞位置进行碰撞仿真分析。船舶发生碰撞时,舷侧外板吸能占结构总吸能比重很大,因此需要增加结构外板刚度以提高舷侧外板吸能能力,进而提高船舶舷侧耐撞性能。(4)文中以调整结构刚度分布为思路,在波纹纵绗型舷侧结构的基础上,将舷侧外板替换为具有相对更大刚度和更小质量的钢-聚氨酯复合夹层板,并对该新型结构和传统结构进行了碰撞数值仿真模拟分析。该设计其实使舷侧结构的刚度沿舷侧向外部转移。
其他文献
汽动给水泵是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重要辅助设备,关系到机组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某工程660MW机组汽动给水泵在调试和试运期间,发生了给水泵驱动汽轮机在建立真空后台板间隙变化,
阐述了常用的无源滤波器的结构、设计方法,提出了无源滤波器的参数设计思想,并根据实际设计的经验说明了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通过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
本文介绍了珠海电厂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保护逻辑的设置,从定冷水泵马达跳闸引起发电机解列,分析保护设置上存在的隐患,并提出优化的方法。
混合动力汽车因其高燃油效率和低空气污染得到广泛应用。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以其包括效率、功率密度等在内的更优综合性能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电动汽车牵引电机系统。针对混
地下煤炭资源的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一直阻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威胁着矿区居民安全生产、生活。如何有效、实时快速地监测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是测绘和矿业技术人员所关注
文章分析在沪深300指数上羊群效应对波动率的影响。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日内交易数据和游程理论度量羊群效应的方法。然后对波动率进行消除日历效应和交易量的影响,得到一个新的
Ti-6Al-4V合金由于具有与人骨相近的密度和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在医用植入体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Ti-6Al-4V合金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生物活性较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推
激光冷却原子和冷原子干涉是现代应用物理学中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因其具有深远的物理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在冷原子干涉实验中,需要高精度的实验时序自
为了提高保持架兜口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对阶梯铰刀加以改进。使刀具结构更加合理,使用寿命长,效果良好。
本文将创始经理人与一般经理人、股东区别开来,并利用研发决策这一典型的风险决策来分析检验创始经理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文章指出创始经理人不同于普通股东与经理人,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