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热界面材料的制备与接触热阻实验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器件的工作功率不断提高,器件产生的热量急剧增加,给电子器件的散热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制备高性能的热界面材料,降低界面间的接触热阻,满足电子器件的工作要求。论文采用高导热性能的纳米铜、MWCNTs、碳纤维、鳞片状碳粉、SiC颗粒作为填料掺杂到环氧树脂中,制备出具有高性能的热界面材料,采用SEM电镜观察其微观形貌,测量其热导率、粘度等物性参数,利用界面接触热阻测试装置,测量了两固体界面间涂抹热界面材料后的接触热阻。研究发现:(1)纳米铜、SiC颗粒分别掺杂到环氧树脂中,可优化复合热界面材料的导热性能和两固体界面间的接触热阻,且SiC颗粒经偶联剂处理可更好的优化材料的导热性能和两固体界面间的接触热阻。纳米铜质量份额在80wt%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1.21W/(m·k),界面间的接触热阻为10.46mm2K/W。(2)当MWCNTs、碳纤维、鳞片状碳粉分别掺杂到环氧树脂中,所得鳞片状碳粉/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好,其导热系数最大为1.37W/(m·k),界面间的接触热阻最小为20.4mm2K/W。随着质量份额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粘度增大,其热导率先大幅度增大后趋于平缓或减小,界面间的接触热阻先减小后增大。(3)采用不同形状的填料制备复合材料,有助于填料在基体内堆积,形成导热网链,提高传热性能。随填料份额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先增大后减小;添加小份额时,界面间的接触热阻得到优化,份额增大时,流动性能恶化,边界热阻增大,颗粒间的缝隙存在大量空气,导热系数减小,故界面间的接触热阻不断增大。(4)复合材料的界面传热性能不仅与其导热系数有关,还与填料的性质、材料的流动性等有关。
其他文献
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清洁干净,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能源基石,必将成为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之一。平板型集热器是太阳能低温热利用的基本部件,由于其结构简单、耐用、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工业过程设备中,换热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自然资源的日趋枯竭,人们对节能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高效换热器得到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