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A股市场IPO定价机制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520c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2014年A股市场IPO改革与重启,新股上市后出现连续涨停的现象。本文通过本轮IPO改革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中国A股市场发行的股票,针对中国目前IPO定价机制,基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的研究,通过对2014年至2015年6月期间的新股以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进行估值,检验中国目前IPO定价发行价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估值结果之间的差异性,并分析剩余收益估值模型与IPO定价发行价差异的主要因素,然后分析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主要变量对差异的影响性,分析现有 IPO定价机制合理性。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果,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本轮IPO股票发行价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IM)估值比较,IPO发行价整体低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IM)估值,发行价存在抑价情况。  2、通过对发行价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IM)估值之间的价差研究,选取财务指标变量进行变量因素的线性分析,发现财务指标对发行价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IM)估值之间的价差有显著性变量关系。  3、通过回归分析,相比发行价,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IM)对于股价的变化更具有解释力。同时,股票发行后的一段时间内,股价偏离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IM)估值较发行价程度更小。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啤酒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其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高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相当严重。啤酒企业要在追求经济效益同时解决污染问题,必须推行清洁生产管理。我国啤酒企业开展清洁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全球制造业进入工业4.0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出现了与服务业相融合的升级换代的发展趋势,出现了制造电子信息化、智能化的革新与创新。作为制造型企业,C公司从自身实际出发,只有不断模仿创新,提高自身的制造水平和设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完成企业盈利的最终目标,在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在诊断C公司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运用精益生产管理思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