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2014年A股市场IPO改革与重启,新股上市后出现连续涨停的现象。本文通过本轮IPO改革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中国A股市场发行的股票,针对中国目前IPO定价机制,基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的研究,通过对2014年至2015年6月期间的新股以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进行估值,检验中国目前IPO定价发行价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估值结果之间的差异性,并分析剩余收益估值模型与IPO定价发行价差异的主要因素,然后分析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主要变量对差异的影响性,分析现有 IPO定价机制合理性。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果,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本轮IPO股票发行价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IM)估值比较,IPO发行价整体低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IM)估值,发行价存在抑价情况。 2、通过对发行价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IM)估值之间的价差研究,选取财务指标变量进行变量因素的线性分析,发现财务指标对发行价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IM)估值之间的价差有显著性变量关系。 3、通过回归分析,相比发行价,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IM)对于股价的变化更具有解释力。同时,股票发行后的一段时间内,股价偏离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IM)估值较发行价程度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