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消食方在小儿厌食症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evin_fi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平肝消食方”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效果,为改善小儿厌食情况提供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案。方法:全部病例均系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儿科门诊接诊的厌食患儿,经筛选共选择符合诊断标准者56例,按就诊顺序简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8人,其中对照组中2人中途退出,故最后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1-3岁10例,4-6岁18例;病程最短3月,最长1年2个月,平均10个月。对照组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1-3岁9例,4-6岁17例;病程最短3月,最长1年3个月,平均10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进行试验前先将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基本信息登记,便于之后对比分析,通过最后结果统计学分析,探讨“平肝消食方”在小儿厌食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治疗组:采用消食健脾的基础上运用平肝法,予自拟方“平肝消食方”口服(柴胡,白芍,枳实,白术,陈皮,茯苓,神曲,炒麦芽,焦山楂);对照组:采用单纯促进消化法,予“多酶片”口服。两组用药方法:每周用药5天,疗程1个月。结果:通过试验观察表明,治疗组患儿的主症均改善,次要症状亦有好转,说明“平肝消食方”疗效确切。临床结果分析:治疗组临床治愈5例,治愈率为17.86%,显效1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临床治愈2例,治愈率为7.69%,显效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在总体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主症即改善食欲、食量程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在次症即面色、呕吐、烦躁、大便等方面改善程度上亦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对小儿厌食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①“平肝消食方”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总体疗效优于服用“多酶片”。②通过试验研究,“平肝消食方”能改善患儿食欲、增加患儿食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面色、呕吐、烦躁、大便等方面的情况。③“平肝消食方”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方剂。中医认为,小儿厌食症的病因是喂养不当、情志失调,主要病机是肝气郁结、气机失调、脾胃失健。导师在消食健脾的基础上运用平肝的思路,创造出自拟方“平肝消食方”,为小儿厌食中医防治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国外对动量现象的研究已经有多年历史,人们发现通过采取动量(买入赢家卖出输家)可以获得较大的股票超额收益。而股票的交易量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已有学者将交易量与中长期的
病历资料 患者,男,27岁。因重症肝炎并肝硬化就诊。18:07分静滴10%葡萄糖+硫普罗宁0.2g。用药前查体:RP112/60mmHg,P70次/分,R23次/分,18:17分患者诉腹痛,当时查腹肌软,随即出现大汗淋滴,呼吸
黄梅戏是一种地方戏曲,起源于安徽人民的日常生活,它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在不断地历史更迭中流传了下来,并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与京剧或其他地方性戏曲相比,黄梅戏有着独具特色的
蓝墨云班课是近年来兴起的基于互联网移动环境下的即时互动教学模式。以理工科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为例,蓝墨云班课为辅助手段将《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与翻转课堂有机结
文中对米曲霉液态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发酵液进行了研究。以发酵液中大豆肽转化率为指标,研究豆粕浓度、碳氮比(C/N)、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其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发酵条
目的: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在儿童深部真菌感染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选择拟诊肺部深部真菌感染患儿和细菌性肺炎患儿各80例,进行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结果:80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在提高,基本都实现了吃饱穿暖的条件,这时候就开始向往高质量生活,越来越注意身体健康了,体育锻炼也成为了人们热
俗话说,一名大将需要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本领。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农机修理人员也是要具备一定的本领的。柴油机修理就需要把好八大关卡。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以及生活品位逐渐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娱乐方式。舞台技术的发展对戏剧舞台艺术创作的效果起到了巨大
目的从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小儿推揉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进一步探讨小儿推揉疗法对于小儿厌食症的效果与中成药治疗此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