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曲面大跨结构风荷载特性及干扰效应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s2h114n9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凹曲面屋盖是大跨结构中外观形状比较特殊的一种屋盖形式,作为一种新颖的外观,其风压分布特性及干扰效应亦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屋盖。鉴于凹曲面屋盖在实际工程中使用越来越普遍,对其风压分布及干扰效应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以贵州省威宁县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为工程研究背景,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首先,进行了有、无周边建筑干扰两种工况下体育馆的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获得了凹曲面屋盖的风压分布特性。发现了凹曲面屋盖沿屋盖长跨方向,屋盖迎风前沿位置负压比较大,在中部屋盖区域出现较小负压,远离来流位置的风压为零或较小正压;而沿屋盖短跨方向,其迎风前沿出现较大负压,中间下凹最低点附近风压为零,远离来流方向出现正压。同时发现周边建筑对凹曲面屋盖风压的干扰效应比较复杂,当来流前方有干扰建筑时可能对屋盖迎风前沿位置产生较大的干扰效应;当来流后方有干扰建筑时可能对屋盖背风后沿位置产生较大的干扰效应。其次,建立了凹曲面屋盖的ANSYS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了屋盖的各阶自振频率和振型。基于风洞试验中得到的各测点的风荷载时程,经过数据的转换和插值,得到了实际风场中屋盖所有受荷节点的风作用力时程,并将风荷载作用时程加载到屋盖的有限元模型节点上。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了结构的风致响应,并分析了凹曲面屋盖风致响应的分布特性及周边建筑对屋盖风致响应的干扰效应。再次,基于实际风场中屋盖受荷节点的脉动风荷载时程,构造广义力谱,并采用了平稳随机激励下线性系统随机振动的模态位移法编制了频域内计算大跨结构风致动力响应的Matlab计算程序。在程序中,充分考虑了振型耦合项和力谱耦合项的影响,且应用此程序在频域内计算了结构的风致响应,分析了凹曲面屋盖风振响应的分布特性及周边建筑对屋盖风振响应的干扰效应。在此基础上将频域的结果与时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时域和频域得到凹曲面屋盖风致响应的分布特性及周边建筑对屋盖风致响应的干扰效应是一致的,且频域计算需考虑高阶模态的影响。最后,对比了我国荷载规范和国外荷载规范中对于围护结构风荷载计算规定的异同,并以背景工程中的幕墙为算例,分别采用不同荷载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了凹曲面屋盖幕墙的风荷载。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这几种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得到的围护结构的最大设计风荷载值非常接近。并将我国荷载规范中的阵风风压计算值和试验中的极值风压进行对比,发现二者比较接近,从而验证了规范方法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钢管混凝土结构以其优越的性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越来越多的工程实践中被采用。近年来一些大地震的震害表明,钢管混凝土连接节点的震害比预计的要严重得多。对此,人们对钢管
推力桩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其在桥梁、港口、海洋、边坡、基坑等工程中使用非常广泛。一直以来,已有很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推力桩的位移和内力计算作过较多研究。目前计算推力桩内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高层混合结构是近年来我国最常用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然而,对这种结构的分析与设计还主要基于梁柱刚性连接假定,与实际工程中梁柱连接常常呈现出一定程度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由建筑业产生的建筑垃圾空前增加,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除杂、分级等处理后作为再生骨料,利用再生骨料配置成再生混凝土并将再
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结构中,例如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桥梁和道路工程等。并且,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建筑结构性能不仅开始降低,而且
本文以八达岭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为工程背景,有针对性的归纳了地下车站耐久性的分析方法,并从材料与结构两个不同角度定量分析了劣化因素对八达岭车站的不利影响,预测了地
温度荷载对粉质粘土的力学特性影响是近年来岩土工程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它在热能贮存、供热管道设计、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置、软土地基加固、地热资源开发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利
迄今为止,美国政府以及军方机构对砌体墙抗爆性能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但是大量的爆炸试验数据都是经过规格化处理的,并不能为我所用,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及作为数值分析模拟
高强混凝土以其抗压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孔隙率低的优越性,在高层建筑结构、大跨度桥梁结构以及某些特种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不断地增加,作为高层建筑的主要形式——联肢剪力墙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在连肢剪力墙结构中,连梁是剪力墙结构中的重要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