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其经营与发展。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推出,为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供应链融资是一种充分利用供应链和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模式,它依托实体经济中供应链的真实交易关系,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一系列的融资产品和服务,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一种适合供应链条件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方法和体系,严重影响了该融资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因此,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供应链条件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供应链融资文献的研究,在供应链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文章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供应链融资的相关理论,总结供应链融资模式、特点以及现有商业银行信用评价体系在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中的不足之处,为后文构造供应链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根据供应链融资的特点,确定“l+N”供应链融资模式背景下的评估指标选取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其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Delphi专家评估法和相关分析法对初拟指标进行筛选和精简,最终建立完整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构造供应链条件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23个供应链条件下中小企业进行了信用评价,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供应链条件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方面的政策建议。实证结果显示,基于供应链和中小企业特点构建的供应链条件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模型是一种操作相对简单、评价结果比较客观和可靠的模型。用企业与供应链的综合信用判断来代替对单个企业的信用判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同时,该模型的运用也有利于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规避中小企业的授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