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律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遗产是地球在漫长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人类为保护这些弥足珍惜的自然遗产在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极大的努力。特别是,1975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以后,在全球范围内揭开了保护自然遗产的新篇章,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积极开展自然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自我国于1985年批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在自然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与自然遗产保护相关的立法工作却一直相对滞后。因此,本文拟就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律机制问题展开研究,从自然遗产的基本概念入手,回顾自然遗产保护的历史发展和国际法渊源,着重从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相互协调的角度,分析我国自然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自然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的基本途径和制度设计,以便为自然遗产保护立法、为国民树立良好的自然遗产保护理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 文章内容共分为六个章: 第一章,自然遗产及其法律保护机制概述。主要运用理论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细致地对自然遗产和法律机制的基本概念加以明确,并对自然遗产与法律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剖析。 第二章,自然遗产保护的历史发展。主要通过对自然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的考查来揭示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律机制的历史渊源与基础。 第三章,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法渊源。主要通过对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法渊源的考查来分析构建我国自然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的国际法渊源。 第四章,发达国家和地区自然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通过对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自然遗产保护的理念、政策、法律加以考查和比较,归纳出其值得借鉴的经验。 第五章,我国自然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陷。主要通过对我国现阶段自然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的渊源、组成结构等现状的分析,指出其目前因不能适应自然遗产保护发展趋势而表现出的缺陷与不足,并按照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相协调的观念,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 第六章,构建我国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律机制基本途径与主要制度设计。综合以上几个部分的相关论述,仔细分析构建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律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基本途径,并提出主要制度的设计思想、基本架构和外部形式。
其他文献
毒品问题是一个历时久远而又倍受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理论与实践难题目前。“金三角”毒品基地,对中国的冲击最大、影响最深、危害最大。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特
本文研究采用Dimine数字矿山可视化模拟软件,是一套基于数字矿山整体解决方案的矿山数字化软件系统,该软件具有良好的三维可视化表达效果,矿床模型的建立是整个模型建立过程
近年来,随着以双边投资协定和自由贸易协定投资章节为主线的国际投资条约在数量上的急剧增长,以及此类条约在“投资者”定义上的泛化,投资者(尤其是法人投资者)通过在目标国家设立
本方案提供的限位电路、控制电路及3D打印机,在限位开关的限位端子及接地端子之间加入去干扰电容,利用去干扰电容对限位信号进行滤波,以降低限位信号中的干扰项,增强限位信号
长白山的博大与神奇,让它骄傲地与五岳齐名.在地球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它正以其原始完美的生态环境而引人入胜.
HXA7-7定向井在固井过程中发生套管泄漏失效事故.采用体积法进行迟到时间试验,并对套管柱进行测井检查,分析了该定向井套管泄漏的原因.结果表明:HXA7-7定向井套管存在原始缺
云南少数民族农科大学生培养问题研究是云南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应重视的一个研究问题。本文首先从民族教育在整个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谈起,强调
针对老挝、泰国地区特厚固体钾盐矿床采出率低问题,提出特厚钾盐矿床机械化上行分层充填开采技术,在研究特厚钾盐矿床机械化上行分层充填开采技术研究原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
本文围绕实践中日渐形成的社区矫正的两种模式——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中,对这两种模式的特点做了归纳,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描述。在接下来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内地共有16个省份、22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涵盖地铁、轻轨、单轨、磁悬浮和有轨电车等多种类型,运营线路84条,线路总长度2481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