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断指再植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方法和哌替啶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探索断指再植术后的两种镇痛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四科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组(A组)40例,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组(B组)18例。观察比较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药物不良反应、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血管危象发生情况、药物费用。结果: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组(A组)与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组(B组)在术后2h、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组(A组)在术后6h、12h、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高于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组(B组)(P<0.05)。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组(A组)与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组(B组)在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去除注射部位疼痛后不良反应事件总和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组(A组)的术后注射部位疼痛、不良反应事件总和显著高于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组(B组)(P<0.05)。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组(A组)与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组(B组)在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组(A组)的术后镇痛药物费用显著高于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组(B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和哌替啶都能有效地缓解断指再植术后的疼痛,减少血管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术后的成活率。对于断指再植术后的疼痛的镇痛,酮咯酸氨丁三醇比哌替啶的镇痛效果较好,酮咯酸氨丁三醇比哌替啶的不良反应较多,酮咯酸氨丁三醇比哌替啶的费用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