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orbet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断指再植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方法和哌替啶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探索断指再植术后的两种镇痛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四科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组(A组)40例,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组(B组)18例。观察比较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药物不良反应、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血管危象发生情况、药物费用。结果: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组(A组)与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组(B组)在术后2h、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组(A组)在术后6h、12h、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高于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组(B组)(P<0.05)。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组(A组)与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组(B组)在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去除注射部位疼痛后不良反应事件总和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组(A组)的术后注射部位疼痛、不良反应事件总和显著高于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组(B组)(P<0.05)。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组(A组)与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组(B组)在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组(A组)的术后镇痛药物费用显著高于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组(B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和哌替啶都能有效地缓解断指再植术后的疼痛,减少血管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术后的成活率。对于断指再植术后的疼痛的镇痛,酮咯酸氨丁三醇比哌替啶的镇痛效果较好,酮咯酸氨丁三醇比哌替啶的不良反应较多,酮咯酸氨丁三醇比哌替啶的费用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辖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内分泌科,开展科室基本概况及医护人员对于糖尿病预防性治疗的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三甲医院内
<正>说具体一些,即矛盾冲突的双方进入最紧张、最尖锐、最有决定性的时刻,是决定人物命运或事件成败的具有关键性的阶段,是情节发展的顶点、焦点、最高点.这才可称其为戏剧高
期刊
研究背景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到2011年达9千万人。糖尿病创面愈合治疗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创面愈合是多细胞多分子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早期创面
目的:观察运用电针夹脊穴辅助治疗工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有工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首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证券法律制度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完善证券法律制度体系有着重要意义,是保证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退市制度的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同定术(Anterior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 ACCF)与颈椎前路椎间隙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nterior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催化和环境材料已经成为催化和材料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方向。CO2与环氧丙烷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反应具有原子经
【正】 桐柏一中史地教研组,安阳七中贾玉亭提问基督教是世界上传播最广的宗教之一,它产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基督教最初信念的根本内容是天国的思想和救世主的到来,他
期刊
目的前瞻性研究分析探讨颈椎后路三种术式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受压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效果,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因多节段
我国对著作权的刑法保护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逐渐重视的过程,如今已基本形成了以《刑法》第217条和第218条为主干的著作权刑法保护体系。然而,数字网络时代著作权的主体、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