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疾病词汇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avid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外臺秘要》是由唐時名家王熹撰集,成於天寳十一載(752),是一部由文献輯錄而成的涉及内外婦儿多學科發展的綜合性醫書。王燾對初唐以及唐以前的醫學著作进行大量的整理编排工作,使前代醫家的學術思想得以保留至今,并使前人的理論研究與方藥、针灸、導引等治療方法緊密全面的结合起來。《外臺秘要》是秦漢至唐初幾百年間近百位醫家的經驗總结,醫學價值及文献價值極高,歷代醫家對之颇為重视。但各朝醫家倾向於用本書為臨床服務,多以其中的診治思路及治療方藥為研究對象,文字、音韻、名物等方面對本書的研究則相對較少。由於《外臺秘要》所援引的文献出於不同時代、地域和人物之手,從而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現異體字、雅言與方言、個人用詞習惯所造成的對同一種疾病韶識與命名的差别。對本書中疾病詞彙同名異物與異名同物現象的歸納總结,阐明容易混淆的概念,明晰疾病詞彙之所指,此為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方法本文综述部分首先對《外臺秘要》所援引的文献进行整體概述,介绍所引文献在本書中所占的比重,諸文献的作者生平、成書背景、醫學價值以及對後世的影響力。通過了解這些醫學文献的成書年代,可以研究疾病詞彙的歷時及共時研究,分析疾病詞彙的從秦漢至初唐的演變脈络。通過了解醫書作者所在的地域,可以分析得到一些罕見的詞彙可能是某地的方言,避免隨文附會這種错誤的發生。然後概述古人命名疾病的方法,由此則便於在研究過程中正確合理的揀選疾病詞彙。前言則對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及方法等作具體說明。結果第一章簡述了《外臺秘要》的整體框架,並對揀選疾病詞彙的方法與標準作了详细說明,按王燾本人所定的章節羅列出所有的疾病詞彙。第二章主要是通過参考古今中醫學文献以及古辭書對疾病詞彙的記載,再結合傳統訓詁學的方法以及现代語言學的内容,分析研究部分出现在《外臺秘要》中疾病詞彙的同物異名和異物同名现象,考證部分疾病詞彙的歷史發展沿革與變化。第三章論述類似疾病詞彙,類似疾病詞彙擱在語言學的角度分析其實是同義詞的研究。本章注重辨别類似疾病詞彙之間在形、音、義方面的不同,或者在概念、致病特點、治療方法等方面的差别。第四章專門就癖疾單列一章,癖的概念不一,所指亦有差異,如果不能對繁雜的病名作出準確的區分,對於我们阅讀理解古醫籍以及在臨床上綜合運用都會造成巨大的障礙。本章對癖疾下细化的病證歸纳總结,對容易混淆的病名作出準確區分。結論本文首次窮盡式的搜集《外臺秘要》中的醫學詞彙;首次對《外臺秘要》中出现的疾病詞彙进行系统整理研究,辨析源流及名實關係;首次對易於混淆的近義詞彙全面系統的假以分辨,分析類似疾病兩者或多者疾病之間的異同。對於前輩學者的訓詁研究成果,提出可疑或可商榷之處,修正誤失,從而得出更加完善、科學的结論。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开展孕前保健工作可以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日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几率,有效提高妇女及其后代健康水平,降低卫生保健服务的费用。如今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面临重大调
今年教育部将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再修订。为此,本文利用课程难度定量比较模型:N=λG/T+(1-λ)S/T,对2000年颁行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
目的:通过临床评定量表,观察并探讨透刺配合电针与传统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面瘫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在临床治疗中,采集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72例
“时间都去哪了?”成为今年社会各界的谈论焦点。“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时间都去哪了?”同样引起教育各界以及家长的广泛关注。从早晨入园到下午离园,如此漫长的在园时间幼儿是
高校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是高校跻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行列的根本体现和重要抓手。在国家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缺位的状况,体现在人才培养职能
目的:观察运用清热活血利湿法中药汤剂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中药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增效作用。方法:将30例符合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运用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汤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IgA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IgA肾病患者,给予健脾益肾汤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
道家生态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在道家哲学中,因而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它的哲学基础。“道”是无目的无意识的,万物自然的生存,在“道
目前电子商务信息隐私的研究,要么集中在基于质性研究方法对用户感知隐私保护有效性的研究,要么集中在基于信息技术角度的隐私保护的研究。同时,各种安全保护算法设计仅仅从
<正> 浩如烟海的明清小说中,《三国》、《水浒》、《聊斋》等名著,确是出类拔萃,但也确实存在着内容不同、程度不等的瑕疵。研究者立论贵在持平,“名作之疵无隐,凡品之美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