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标志着世界金融业已进入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新时代。为顺应世界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潮流,如何有效促进中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金融行业的协调运行,真正实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有效对接,已成为管理当局和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以对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与监管分析为主线,通过研究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基础理论,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别实践,给出解释。然后对中国金融经营模式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回顾,对中国将来推行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历史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向综合经营模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建议。本论文共由导论和7个章节构成,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主体、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基础理论。本章界定了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和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概念;对两种经营模式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对导致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和综合经营模式的趋势动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模式建立的必然性进行分析。(1)运用资产组合理论是通过两个简单的不确定条件下的资产组合理论模型,证明综合经营相对于分业经营分别具有一阶随机优势和二阶随机优势,即只要存在任意一种证券的预期收入大于任意一种信贷资产的预期收入,在支付相同货币成本的前提下,综合经营的预期成本更低,总体风险更低。因此,金融机构倾向于综合经营。(2)资产专用性理论说明资产的专用性越低,资产重新配置的成本越低,金融业资产专用性低的特点为金融业实施综合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业资产专用性又进一步降低的趋势,将进一步促进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3)金融约束条件下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表明,金融创新推动表外业务的发展,使得分业经营的管制失效,综合经营成为趋势。(4)结合金融业监管理论,试图探寻和总结金融业监管理论发展与金融经营模式演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变及其经验。本章通过对西方国家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变趋势进行系统的理论归纳,初步建立了一个对金融业经营模式向综合经营方向进行演变发展的解释框架。通过研究认为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变,在微观层面是沿着从工具创新到制度创新的路径有秩序地进行,其演变动机就是在效率和稳定之间寻求均衡。第四章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面临的挑战。通过分析认为过去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