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音乐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所获得的音乐素养方面教育,它补充了儿童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所没有涉及到的音乐知识,它起到了犹如对人体添加微量元素的作用。音乐艺术的特点以及儿童处于对音乐的敏感期,决定了儿童阶段是培养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审美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社会音乐教育的主要群体来源于儿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及人们对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已经无法满足儿童学习音乐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音乐培训机构作为儿童在学校音乐教育的延续,以其开放性的观念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培训机构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将孩子送入学习培训,同时也促使了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蓬勃发展。本文以太原市三所社会音乐培训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中找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太原市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的健康、科学、协调发展。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就本文的选题缘由和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意义进行分类阐述;第二部分对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教育形式、教育特征、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三部分笔者对太原市三所儿童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对三所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在职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访谈记录,并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第四部分对影响儿童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发展的原因进行总结研究,分别从教学管理、师资方面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从国家政策、师资规模、教育方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进而引出本文的立意一儿童社会音乐教育应该以培养审美能力为标准,以培养兴趣爱好为目的,最终使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