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传统山水画的书写情趣与现代山水画的发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书画同源”这一古老的话题,便可看出书法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传统山水画从作为人物画的背景中脱离出来到占据中国绘画的主要地位,这与文人士大夫是分不开的,文人士大夫在政治的挤压下,退隐山林,山水画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书法是文人士大夫身份的象征,也是他们抒发情感的一种载体。本文通过对传统山水画的溯本清源,从山水由青绿及水墨再到宋元的文人写意山水的发展历程,寻找文人山水画中以书入画的契合点。书法的笔法的引入,山水画的形式语言和技法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这仅仅是山水画本体在发展中的外在形式。山水画从萌芽就与儒道释思想有着难以剥离的融合,而文人士大夫要想实现他们至高超逸的精神境界,抛弃“形”的物质表面,抒写“象外之意”、才能满足其内心情感的表达,这时,书法抒情达意的用笔与“逸笔草草,聊以写心中臆气也”的创作状态所营造出的静柔、淡泊、萧疏、自然的山水画审美意境,便成了文人山水画的审美取向。文人山水画由此成为元明清中国画坛的主流,由于各种原因,文人山水画在清代开始走向衰落。随着西方现代艺术思想的渗入,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契机。对光色、构成形式的研究与吸收,对景写生的重视,各种材料与肌理制作的尝试等等,使现代山水画呈现出一片五彩纷呈、欣欣向荣的气象。但传统文人山水中的书法用笔在现代主流山水中依然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有的艺术魅力,也是山水画家所要继承发扬的传统精髓。
其他文献
法国巴比松风景画派是在19世纪中期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现实主义画派。一批志同道合的、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集中在巴黎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他们长期致力于农村风景画和风俗
期刊
本文是一篇关于“姑孰画派”的综合性研究。“姑孰画派”是明末清初一支异军突起的地域性画家群体,它的发生与发展与当时太平府区域文化、经济等因素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姑
期刊
期刊
水稻雄性育性通常受1对可育主基因和质、核中若干相应诱发基因所控制.其可育性状能否得到表达,与质、核间诱发基因的匹配是否协调有关.当不协调时,因可育主基因得不到表达而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