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诗中的鱼意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wyx77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是我国古典文论中的重要审美范畴,而鱼自原始先民渔猎生产的重要对象过渡到精神生产的意象,折射出人类智慧的光芒。鱼意象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成为有深厚民族情感和历史底蕴的文化之鱼,到唐代,唐诗里处处可见鱼的身影,成为承载着唐文人们内心情感的载体。鱼意象内涵丰富,它是祥和之鱼,是隐逸之鱼,是失意之鱼,也是雄心之鱼等,它包含的历史与人生意蕴具有鲜明的独特之处。本论文将以《全唐诗》为基础文献,在文本基础上,尝试全方面探讨唐诗鱼意象的文学及文化意蕴,主要是从鱼意象概述、情感内涵、艺术表现以及审美特征四个角度分析。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是鱼意象概述。在唐前鱼意象综述部分,分析意象形成历史线脉,再简洁分析唐前鱼意象的基本发展,接着分析鱼意象的原始文化内涵,主要从鱼与阴阳太极、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力求从各个角度分析唐诗里鱼意象背后的文化。其二是唐诗鱼意象的情感内涵。鱼也是唐代诗人情感承载的重要载体,以《全唐诗》为底本,分析总结了六个方面:幸逢明时,祈盼祥和;壮志雄心,一展宏图;垂钓碧波,鱼米兴旺;缱绻情深,别情乡恋;渔隐江湖,逍遥人生;政治挫折,人生失意等,主要总结了鱼意象的情感脉络。其三是唐诗鱼意象的艺术表征。唐文人重视对鱼意象的锤炼,以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呈现,本文主要从意象组合、修辞运用、意境营造三方面归纳总结,意象综合把与鱼意象相关的龙、水、雁、鸟、莲等主要意象综合叠加分析;修辞主要从起兴、比拟等手法总结;最后分析鱼意象在真情真景的交融下营造了浑融无迹的意境。最后探讨的是唐诗鱼意象的审美特征。意蕴深厚的鱼意象在唐诗里可谓绚烂多姿,经过一代又一代唐人的不懈追求,鱼意象在审美上呈现出雍容中和、沉闷厚重、宁静淡远、轻快明净、激扬快意等特点,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契合是鱼意象呈现出的鲜明审美特质,凸显出其在唐诗里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探究向心力F大小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关系的实验存在的不足,重新设计了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利用PASCO力传感器测向心力的大小,用调速电机来改变金属小球作
与正常青少年相比,发展缺陷青少年在认知和社会性等各方面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而当前大部分针对青少年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描述普通群体的典型发展轨迹,针对发展缺陷
宝安村护岸工程位于嘉荫县保兴乡宝安村的黑龙江右岸,该段为一凹岸,主流在中国一侧,对岸俄方有波里索伊岛,马雷岛。江岸土质结构松散,在高水大流顶冲以及弯道产生横向环流作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但农村环境却依旧呈现出恶化的态势,影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农村居民正常生活,同时也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虽然我国各地的新农村环
<正>有人说过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鲁迅作品)。这怕文言文是有原因的,因为文言文教学长期停留在"读读—译译—背背—测测"的层面上,缺乏
<正>"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小说因其常有动人曲折的故事情节、灵活多变的写作手法、广阔深刻的表现主题而深受中学生喜爱。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民居内部功能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物质文化需求,民居的保护与更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权衡利弊。本文从景迈大寨傣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项目入手,对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和强的松两种口服激素在皮质醇增多症患者术后激素替代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氢化可的松口服激素在激素替代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2010年10月~201
菊花傲霜挺立,气韵高洁,菊由自然物象上升为文学意象,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文化和心理积淀过程,成为了文人寄托理想、表达情感的有效载体。载着唐人心绪、情感和审美趣味的菊意象
本文选取笔者在泰国担任汉语志愿者期间使用的两套汉语教材《体验汉语》和《快乐汉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理论及笔者的使用经验,采用统计法、描写法和分析法,对两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