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ET振动传感器的二维定位技术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_m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位技术在军事及民用上运用广泛,例如用于战场地面探测的美国沙地直线系统,就是运用各类传感器收集声音、地震动等信号,在保证隐蔽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入侵目标的探测、分类、定位和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利用振动传感器来对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具有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无线传输,低功耗,长期稳定运行等特性。该研究不仅可以对中朝边境越境事件起到预防作用,而且在战场弹着点及人员车辆定位、重要区域安防等领域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本研究以行走的实验人员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震源振动产生的振动信号的传播机理,并通过实验采集到体重为50kg,70kg,90kg的三类实验人员在正常速度行进,分别距离传感器0.5m、1m、2m、5m、10m、20m、30m、40m时产生的地震动信号。同时对MET分子-电子感应式加速度传感器进行幅频、相频及灵敏度等特性研究,根据分析得出的振动信号的频谱特性,对比选择出最适合本研究的振动传感器。2、对比介绍AOA、TOA、TDOA及TOA/AOA联合算法等经典二维定位算法,分析各算法优缺点,重点研究基于信号传播时间的定位算法,分析相关时延估计理论,选择适合时间到达差的相关估计算法,在广义互相关的基础上使用二次相关,获取精度更高的时延估计值。同时对Chan算法做了详细分析,选用了Chan算法作为求解TDOA定位结果的基本算法。3、使用LabVIEW软件编写软件程序,快速搭建出基于MET振动传感器的上位机定位实现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实验区域地震动信号,利用MATLAB实现TDOA算法,对信息进行快速判别与计算,满足低噪声条件下,不依赖大型基站和卫星等其他设备,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较为准确的定位,同时对区域内传感器布局与定位精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大量的野外实验表明,基于MET振动传感器的二维定位技术能够在野外平坦地面条件下较好的确定目标位置。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模型复制显微血管吻合术后血管修复过程,探讨丹红注射液对促进吻合口血管修复、抗凝、抑制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并分析可能参与此过程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6~8周龄的SD(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30只,体重为250~30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大组各15只。构建模型:在大鼠腹股沟处做切口,游离双侧股动脉,切断股动脉后于20倍显微镜下采用血管两定点缝合法行股动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上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文本数据,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快速高效的自动文本分类技术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虽然文本分
现今我国青少年儿童学习压力较大,且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儿童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率大幅上涨。在此情况下,不良的用眼习惯会导致视力疲劳,而长期的视力疲劳容易导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分享和社交网络等基于内容的应用越来越多,互联网已经转变为一个使用各种工具和移动终端进行信息分享的分布式系统。人们关注的不再是内容在哪里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逐步攀升,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道路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痛点。因此,人们想到通过发展公共交通来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公交优先策略应运而生,但随着道路上优先的公交车辆越来越多不可避免会遇到多辆优先车辆同时发送优先请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了考虑多优先请求的公交信号优先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将信号优先模型应用在城市干线上。本文的工作总结如下:(1)在信号交叉口处,提出了一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传感器节点,规模有大有小,大至成千上万,小至几个节点。这些节点有时候随机部署在某个区域内,采用自组织方式
数字成像设备的发展使得数字图像的数量激烈增长,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简称CBIR)方案被用于解决庞大图像库检索问题。CBIR方案对计算和存储开
近年来,光纤传感器已经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产业,被广泛的应用于国防安全、工业生产、信息传输、日常生活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光纤传感器之所以应用
认知中继网络具有诸多优势,比如扩大信号覆盖范围、降低网络通信干扰、频谱资源利用率高等。然而,对于能量受限的认知中继网络,一旦中继节点的能量耗尽,借助其进行的信息传输
面光源照射下的三维场景全局光照绘制是目前3D图形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全局光照算法主要分为三类:光线跟踪算法,辐射度算法和光子映射算法。其中光线跟踪算法是目前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