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粤西沿海地区是广东省农业最集中的地区,水资源比较紧缺。鹤地水库是该地区最大的水库,为解决当地工农业和城市用水发挥了重大作用。近年来,由于水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该地区水资源日益受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化肥、农药、养殖业等污染,鹤地水库受污染程度逐渐加重,为此在鹤地水库开展水体富营养化调查和环境容量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于2003年2月,7月、9月和12月对鹤地水库由入水口(北)至大坝(南)的5个样点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了鹤地水库的供水情况和流域污染情况,流量、降雨量、水温和透明度等物理指标和总氮、总磷、氨氮、硝氮、亚硝氮等营养盐指标以及浮游植物的种类和丰度等生物指标。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本文研究了鹤地水库不同样点的物理因子特性,营养盐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分布规律,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的分布,优势种,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还用TSI等富营养指标对鹤地水库不同季节和位点的水质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最后,还对富营养化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鹤地水库的降雨和人工对水位的调节会影响到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的分布。降雨和透明度存在明显的双曲线相关关系。营养盐水平总体较高,从入水口到大坝有一定的纵向梯度分布,但季节分布不明显,主要与降水和入水口径流的营养盐水平有关。鹤地水库共发现有88种浮游植物,优势种以蓝藻门的微囊藻和假鱼腥藻以及硅藻门的小环藻、直链藻为主。浮游植物丰度和叶绿素浓度在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从入水口到大坝,浮游植物丰度和叶绿素浓度依次降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均与透明度显示出较高的双曲线相关性。但是鹤地水库的营养盐浓度与浮游植物丰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鹤地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夏秋季节的部分样点可达到富营养水平。秋季和夏季的富营养程度较高,而冬季和春季富营养化程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