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五码数字分类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刘氏五码数字分类法(简称五码分类)是在Kernahan的Y字象形分类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码数字分类法,用五个数码分别表示唇腭裂所涉及的裂隙部位和裂隙程度,并应用模拟病例进行分析,达到了描述所有裂隙形态的效果。本研究将五码数字分类应用于200例唇腭裂患者的实际诊断,通过对唇腭裂五码数字分类法的实用性进行临床评估,达到指导五码数字分类的进一步优化的目的。   方法:   选择经过两课时唇腭裂五码数字分类培训的14名年轻医生,对200例未经治疗的唇腭裂患者照片进行分类诊断。诊断标准是以唇龈沟和切牙乳头(切牙孔)为标志将裂隙可能涉及的部位依次分为5个解剖部位:右上唇,右上颌牙槽突及原发腭,继发腭,左上颌牙槽突及原发腭,左上唇。每个解剖部位的裂隙程度分5个级别:0代表无裂隙;1代表隐裂;2代表裂隙小于1/2解剖部位;3代表裂隙大于1/2解剖部位;4代表完全性裂。以指导教师的诊断编码为依据统计14名年轻医生的诊断总体符合率,各解剖部位裂隙程度诊断符合率,并统计裂隙部位类型。   结果:   诊断总体符合率为88.4%。按裂隙部位及裂隙程度,4级唇裂和4级牙槽突裂诊断符合率较高,为98.5%和99.8%,而2级和3级的牙槽裂诊断符合率较低,为70.2%和82.1%。在五码数字分类的17种裂隙部位类型中,本组病例中出现了14种类型。   结论:   唇腭裂五码数字分类简明易懂,但当裂隙延伸至分级界线时可能出现判断偏差,需要进一步培训或优化裂隙程度分级。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  P.gingivalis作为慢性牙周炎最主要的致病菌,除了导致口腔局部炎症外,还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健康。大量研究表明P.gingivalis及其毒力因子与内皮功能障碍有直接的
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牙齿美容意识的逐步提高,牙齿漂白已经成为口腔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入研究和系统评价牙齿漂白系统的临床疗效及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目前颌骨囊肿治疗中已广泛应用颌骨开窗术结合二期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部分含牙囊肿内埋伏牙仅靠开窗术难以自行萌出,临床上常需拔除或二次切开后正畸牵引帮助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