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氮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特征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t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碳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森林群落繁衍与更替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不同栽植代数(1、2、3和4代)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氮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特征及其关系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旨在阐明连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水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桉树人工林的生态效应及其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为实现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在0~20 cm 土层年平均值的变化规律是Ⅰ代林(36.32mg·kg-1)>Ⅱ 代林(31.68mg·kg-1)>Ⅲ 代林(30.48mg·kg-1)>Ⅳ代林(29.04 mg·kg-1),呈现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随着季节的变化,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占总有机碳的百分比总体表现为冷季高而暖季低,四个栽植代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占总有机碳的百分比的差异显著(p<0.05)。(2)土壤水溶性有机氮含量在0~20 cm 土层的年平均值呈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Ⅰ 代林(3.17 mg·kg-1)>Ⅱ 代林(3.11mg·kg-1)>Ⅲ 代林(2.94 mg·kg-1>Ⅳ代林(2.70mg·kg-1),即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土壤水溶性有机氮含量逐渐减少。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同栽植代数土壤水溶性有机氮含量均表现为冷季高而暖季低。(3)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0~20cm 土层年平均值呈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Ⅰ 代林(249.67 mg·kg-1)>Ⅱ代林(225.06 mg·kg-1)>Ⅲ代林(198.94 mg·kg-1)>Ⅳ代林(183.86mg·kg-1)。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碳含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土壤微生物碳含量随季节变化规律均为冷季高而暖季低,其中春季和秋季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占总有机碳的百分比呈现为冷季低而暖季高。(4)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在0~20 cm 土层的年平均值呈现的变化规律是Ⅰ代林(28.19 mg·kg-1)>Ⅱ代林(27.72mg·kg-1)>Ⅲ代林(24.83 mg·kg-1)>Ⅳ代林(20.67 mg·kg-1)。其季节变化规律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基本一致。但同一季节不同栽植代数间的差异显著(p<0.05)。(5)相关性分析表明,桉树人工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氮和微生物量碳、氮之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它们与土壤pH值和土壤总有机碳、全氮也存在着较密切的相关性。综上所述,连栽会造成桉树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趋于减少,同时也导致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水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其他文献
甲壳素在膜分离方面的应用有着其它膜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成膜方法和性能进行了介绍和对比,总结了影响成膜性能的几个因素.
为了探索早期发现肺结核短程化疗药物对肝功能的损害,寻找肝功能重点监测对象,为此,对我站1996~2000年803例门诊采用短程化疗方案的肺结核病人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用溶液接枝法,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制得了丙烯酸酯接枝CPP(ACRYL-g-CPP).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5~3.0 h,反应物配比CPP溶液(25%)∶AA∶MMA∶BA为150
介绍了国内印刷电路板生产用的各种阻焊剂,如热固,光固阻焊油墨,阻焊干膜,液态感光阻焊油墨和水显影型液态感光阻焊油墨的应用和发展概况。
现将我科1993年~2001年10月收治的IP(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加顺铂、5-Fu序贯腹腔内热贯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35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目的:研究桃红二子汤和一平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108例,分为三组:中药组、一平苏组、联合组,治疗3个月测定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
充血性心衰临床常见,发展为重症心衰时治疗棘手,病死率高.我院自1997年5月用硝普钠治疗重症心衰30例,疗效显著,病死率降低,延长生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采用溶液反应法合成了掺杂铽的稀土酒石酸配合物Ln2-xTbxL3(Ln=Y、La、Gd),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等对其组成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实验
简要介绍了CLT酸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甲苯磺化法、间甲苯胺法、邻氟甲苯法.并对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