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民法体系是以违约和侵权两种不同的责任救济制度为基础的,即严格区分物权与债权。债权相对性被严格的遵守,将债权排除在侵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外。这样做给予了第三人相对自由宽松的行动范围,激励了人们的商业行为。但也促使债权债务积累的总和数量愈来愈多,债务遭受损害的状况愈演愈烈。想要更好的完善债权救济制度,在一侧是第三人商业活动自由,另一侧是债权人合法权益的“跷跷板”中找到平衡,最迫切的就是在原有的法制体系中明确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适当合理的扩展侵权法的规制对象的范围,把债权纳入其中,从而有效的改变债权人不利的位置,重拾公正之剑。本文采用了历史分析法,对制度本身的历史追本溯源;概念分析法,讨论不同概念表达的差异,明确其本质及延伸;比较分析法,探讨了不同国家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构建情况并稍加分析,以此来肯定该制度的合理性。本文主要有从下五个方面介绍分析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第一部分是对第三人侵害债权法律制度的基本介绍。任何法律制度的建立都离不开对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通过对第三人侵害债权概念的理解与分类的分析,同时通过确立其构成要件而考查其免责事由,这样由表及里的慢慢了解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具体内容。第二部分是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价值分析。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与债的相对性并不矛盾,二者共同发挥作用,更加全面的保护公民的权利。第三部分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讨论了各国有关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规定。第四部分笔主要对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看到问题的所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第五部分笔者从明确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立法依据、明确界定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明确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损害赔偿标准三部分对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建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他文献
期刊
专利权对于其拥有者而言属于专有性的私权,而对于社会公众而言专利权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又具有公益性特征。私权的专有性表明专利权的所有者可以基于其专利权而取得个
期刊
合同解除制度系我国合同法上极为重要的基本制度。当合同陷入困境时,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行使解除权而打破“法锁”,使其尽快从失败合同束缚中得以解脱,进而重获交易自由。合同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文立足于这一论断进一步追本溯源来探讨邓小平国家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