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严重程度的关联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121990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对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及疾病程度的意义。  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54例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危重症医学学会(ACCP/SCCM)诊断标准分为SIRS组(26例)和脓毒症组(28例),根据脓毒症患者是否存在顽固性低血压、低灌流或器官功能障碍分脓毒症休克组(12例),所有患者治疗方案依据2008年拯救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记录各项生化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乳酸值BL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数据,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以及脓毒性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sCD40L浓度,组织因子(TF)抗原。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明确sCD40对死亡预后判断的最佳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计量资料采用方差或Mann—Whim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Spearman法进行参数相关性分析。  结果:  SIRS组血清sCD40L,PCT低于脓毒症组患者,分别为[2.7(2.1~3.4)vs4.1(3.0~4.6),(3.0±1.6)vs(5.3±1.7),P<0.05];脓毒症组PLT,较之SIRS组明显较少,为[(151.5±58.4)vs(205.7±51.1),P<0.05];血清sCD40L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848,优于CRP和PCT,以2.75ng/ml为最佳截断值,敏感度89.3%,特异度82.1%;合并休克的脓毒症患者血清sCD40L,SOFA评分显著高于未发生休克患者分别为[4.5(3.9~5.5)vs3.6(2.8~4.4),(9.3±2.6)vs(7.8±2.2),P<0.05];血清sCD40L水平与TF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P<0.01),与PLT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18(P<0.01)。  结论:  血清sCD40L水平对脓毒症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高水平的sCD40L预示脓毒性休克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HC视频喉镜与Macintosh直接喉镜应用于小儿气管插管对插管成功率、血流动力学变化程度及组织损伤程度(口唇、牙齿、牙龈及咽喉部)等差别;比较困难气道患儿应用HC视频
目的:  初步筛选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转化过程中差异甲基化基因,为探讨甲基化改变在雄激素非依赖性转化机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奠定基础。  方法:  1.本实验以雄激素依赖
画家萧淑芳教授于2001年“走过90岁”,当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萧淑芳从艺75周年回顾展》。近年,她身体好吗,心情怎样,有没有画画,是我们共同关注的。 Painter Pro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