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基非晶防护涂层的制备与耐蚀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ddff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镑、铝及其合金具有质轻、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等优点,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镇、铅合金化学活性高,易氧化,标准电极电位很负,易发生电化学腐蚀,硬度低等固有的物理化学缺陷,使各类装备投入使用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蚀问题。主要原因是目前采用的表面防护层性能不过关,不能在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形成有效的屏障来抑制和缓解镑合金的失效。因此,亟待探索新的有效的表面防护材料体系及其涂覆层的制备技术。铅基非晶材料具有低密度、商强度、高初性、超塑性和优异的耐蚀性等一系列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新型金属材料。然而,铅基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有限,且室湿下塑性变形能为较差,这都限制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制备铝基非晶涂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本论文基于性能优异的A1基非晶合金体系,以涂层的力学性能和电化学腐蚀性能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共聚焦扫描亟微镜(CLS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显微维氏硬度计(Vickers denter)、X射线S维成像系统(XRM)以及电化学工作站(Electrochemical Workstation)等实验手段系统的研究了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的A1基非晶涂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体雾化法制备的Al86Ni6Y4.5Co2La1.5合金粉末有极少量a-Al晶体相,大部分为非晶态结构,表面光洁,球形度好,氧化程度低。2.通过对样品的非晶含量、孔隙率、厚度、硬度、结合强度、粗糖度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优的工艺参数为:喷涂距离为24 cm、线扫描速度为3600 mm/s、空气压力为78 PSI、送粉转速10 r/s。喷涂工艺优化后制备的涂层样品的非晶含量为65%、晶化温度304’C左右,达到了非晶含量含50%、晶化温度法200’em上预期指标;如猜率为2.23%,超过孔隙率刮%的预期指标,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表面维氏硬度为417HV,约为传统2XXX系侣基晶态合金(约120~140HV)的3倍以上,也明显高于工业用31化不镑钢的硬度值(约180HV);结合强度为43.04 MPa,远超过了30 MPa的预期指标。3.动电位极化测试结果表明:Al基非晶涂层在不同浓度硝酸溶液中均表现出快速钝化行为,涂层的孔隙、非晶含量、厚度对耐蚀性没有必然的影响;在盐酸溶液中,厚度对涂层的耐蚀性影响较大;在氯化钠溶液中,高非晶含量明显改善了涂层的耐蚀性。
其他文献
近些年我国教学改革不断发展,各个教学领域都展开了创新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幼儿时期作为一个人接受社会教育的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数学无论是试卷分值、考察内容、考查范围还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其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结合近年高
内生枝晶相非晶复合材料因兼具非晶合金高强度和晶态合金的良好变形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作为结构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材料开发和强韧化机理研究,对
氯酚作为一类广谱杀菌剂、木材防腐剂以及农药被广泛使用,并由于它们的高毒性和持久性对表面水、土壤、沉积物以及地下水等环境介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锰氧化物是陆地、水生和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能够引起酚、胺类等有机污染物物发生非生物转化的重要氧化剂。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氯酚在自然界中的环境化学行为,研究二氧化锰引起氯酚非生物转化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七种氯取代数目和取代位置不同的氯酚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
美术学科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师应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审美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生
硝基酚(NP)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一种难降解有机物,具有强烈的潜在毒性和“三致”作用,严重危害着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本论文以邻硝基苯酚(ONP)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光、超声波、
采用液相氧化法对CVD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进行了提纯,结果表明,经过提纯后碳管的端口被打开且表面产生了大量的含氧官能团,使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得到了改善。采用溶剂蒸发法制
时代在改变,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企业和各单位中原有的秩序规定、工作划分不可避免的会与新时代脱节,产生一定差距,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本文对数字微波通信概述后,对数字微波通信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对数字微波通信于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情况加以探析,旨在合理运用并发挥出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最大作
本文研究了在铝硅合金表面电沉积Fe-Co-Ni合金镀层的机理、工艺和性能。通过IM6电化学工作站、XRD、SEM、EDX、VSM等手段对合金镀层的沉积机理、组织结构、成分和性能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