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陆善经注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在辑存、笺证出《文选》陆善经注的基础上,从考订陆善经其人出发,分析陆善经注的卷次分布情况及其主要内容的训诂体例,分别与李善注、《文选》钞、五臣注和《文选》旧注进行对比,再进一步剖析陆善经注的引书情况,力图全面描绘出陆善经注的特征和学术价值。最后通过《文选集注》中的校语和现存几个刻本的对勘,再一探陆善经本《文选》的初步面貌。  论文从笺证《文选》陆善经注的基础性工作出发。首先从《唐钞文选集注汇存》中迻录出陆善经注的白文和相应的《文选》正文。然後尽力排出漫漶、重复、错讹的干扰,校订出一个比较可靠的陆善经注文版本。再对陆善经的注文进行笺注,为后文的分析做好充分的准备。整理笺证的过程中,以呈现陆善经注及《文选集注》的原貌准的,尽量不改动其本来面目。正文漫漶不清之处用将据他本《文选》补出的文字用()括住,注文则用□代替,并通过《文选集注》的抄写体式断定出□的个数,错漏之处皆在校语中说明。所有注释都言必有徵,力求找到最早或最符合原文的出处或解释。本简单者不注、不知者不注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进行注释。所有篇目的标题,均一依《文选集注》。  知人论世,研究陆善经注也需了解陆善经其人其事。论文结合《元和姓纂》、《晋书》、《三国志·吴书》的资料,指出陆善经为江东名门陆氏一族。根据白居易《唐赠尚书工部侍郎吴郡张公神道碑铭并序》,断定陆善经大概生于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至大足元年(公元701年)之间。利用清代《平江县志》记载当地有陆善经墓的说法,存有善经终老平江之说,则其在“安史之乱”後尚在人间,大概活到了65~75岁以上。再从《旧唐书》、《新唐书》、《玉海》、《会稽掇英总集》、《日本访书记》等书考订出陆善经参修《开元礼》、史书、《六典》,注释《礼记·月令》,议禘祫礼,写作《和唐玄宗〈送贺知章归四明〉诗》、《代李良上〈蒙求〉表》的准确年份或时间段。钩沉出陆善经生平的大致轮廓。陆善经注《孟子》七卷是我国书目中记载的其独自完成的唯一一书,然今已亡佚。论文从四库全书收录的几部书中,搜罗出数条陆善经对《孟子》的注释,并指出其中3条已被混同为赵岐注。陆善经还有补续梁元帝《同姓名録》之书及《新字林》一书。《宋本广韵》引《新字林》的多种名称,黄奭疑“该”为陆善经之名。据《日本国见在书目》,陆善经还注有《周易》八卷、《古文尚书》十卷、《周诗》十卷、《三礼》卅卷、《春秋三传》卅卷、《论语》六卷、《列子》八卷。此外他还注释过《史记》。说明陆善经是一位遍注九经、《论语》及子史,兼通小学的学者,具备了注释《文选》的学术基础。据《玉海》引《集贤注记》,陆善经在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与王智明、李玄成专注《文选》,但事不就。其後,他并未完全放弃。据陆注中“武昌属江夏”及“雩都,今属南康也”二条,考《旧唐书·地理志》之沿革,陆善经当在天宝元年(公元742)至乾元元年(公元758)之间最终完成了《文选》注。  论文据《唐钞文选集注汇存》统计,有陆注1167条,19158字,漫漶217字,衍文171字。23卷陆注120篇诗文中,117篇皆有陆注,足以推断陆善经完成了整部《文选》的注释。陆善经对解题的注释可分爲解释类名、解释篇题、介绍作者、徵引旧注共4类。对正文的注释则包括训释语词、释句、引典、注明典制、讲解文法、辨误校勘、注音等内容。训释语词则有解释普通词汇、人名、地名、动物、植物等5类。释普通词的形式,分所释之词在前或在后两种。前者是最主要的形式,可分为“A,B(也)”、“A,即B”、“A,亦B”、“A,与B同”、“A,盖B”、“A,言B”、“A,谓B”、“A,犹B”、“A,喻(比、兴)B”、“A,B皃”、“A,今B”、“A,词(辞)”、引字书释词、引古籍旧注释词等;後者的数量较少,大致有“B,(故)曰A”、“B,为A”这两种形式。释句的句式或径直释句,或用“……,故……”,或用“谓……”,或用“言……”,或用“喻……”。释句的方式则或沿字面涵义而释,或不拘词义而言其大意,或联繋上下文进行串讲,或结合典故疏通文意,或引申而出指明言外之意。引典大致分径直释典、标明出处、释事三类。注明的典制包括礼制、宫室、舆服、律历、天文、官制、军制、称谓等。讲解文法的句式多“皆……”、“言……”、“兴……”之类,亦有径言其意者。後世评点《文选》之属,当可於此寻出些许端倪。陆注还对文选正文和李善注进行辨误,其说虽有失当之处,但可取之处亦不少。另外,陆注还有校勘正文之语和4条注音。  陆注与李善注通过陆注善注皆引出处、陆注善注皆释词、陆注释词善注亦释词且引出处、陆注善注皆释句、陆注释句善引出处、陆注对善注疏解、有陆注而无善注等7方面的比较。其在徵引的广泛性上,明显不及善注。在注释质量上,二者也是各有千秋、互有胜负。善注重在学术研究,陆注则兼顾及普通阅读。在通俗性上,则善不如陆。与《文选钞》从陆注钞皆引出处、陆注钞皆释词、陆注钞皆释句、陆注对钞疏解、有陆注而无钞5个方面进行对比,表明陆注与钞各有优劣,内容上实不相上下。陆注重《文选》的普及,故不少简易之处亦注之。钞个别内容所注极详,略有繁琐之嫌。与五臣注从陆注五臣注皆释词、陆注释词五臣注释句、陆注五臣注皆释句、陆注对五臣注疏解、有陆注而无五臣注5方面的比较看,陆注虽有穿凿之处,但在质量上总体优于五臣,徵引亦多于五臣。对於学术研究和普及阅读,陆注均比五臣更有价值。对待《文选》旧注上,陆善经一是据他本核之,一是化繁为简,有简化、取代《文选》中原有旧注的趋势。  征引书籍的情况,很能见出陆善经注的学术价值。23卷陆注中,22卷均有征引,共引书92种,经史子集四部皆有涉猎。其中,经部23种、史部38种、子部21种、集部10种。论文依《旧唐书·经籍志》分类之例,分经部8类(易类、尚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论语类、谶纬类、小学类)、史部8类(正史类、伪史类、杂史类、故事类、职官类、杂传类、谱牒类、地理类)、子部8类(儒家、道家、法家、杂家、农家、小说、历算类、兵家)、集部进行了分析、辨别。陆善经所引经部之书的书名与李善注有明显的不同,如非善经率意而为,则可能隐含了五经随时代沉浮的变迁。作爲唐代的经学大师,陆善经并不排斥诸子之书,亦足见其学问之广博。  论文最后还结合“诸本作某”、“陆善经本作某”及陆注中的文字粗略地探究了陆善经本《文选》的面貌。《文选集注》衆本中,陆善经本与五家本最为相进,相同之处颇多。钞本、音决本也分别与陆本有相同的地方。个别地方则仅为陆本所有。现存的3种刻本中,朝鲜五臣本与陆本最为相似。说明五臣本的刻本与钞本的确有传承因袭关系。一些唯陆本所有之处,在胡刻、丛刊、朝鲜五臣本中也有所见。表明后世的刻本不仅吸收本系统的优点,也直接或间接地采纳了陆本的精华。  论文辑存笺证出了一个目前最为完备的《文选》陆善经注本。考订了陆善经的生平事蹟,分析、归纳出陆注的基本特征,在对比中呈现出陆注学术价值的高低,探明了陆善经本《文选》的基本概况。
其他文献
2010年5月6日,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发布《文化蓝皮书: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国内外市场规模大约为8000亿元人民币。而2004-2005年文化产
全业务时代的网络运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重组后的每个运营商都面临着不同层面的新业务,在业务、产品融合,客户保留,渠道整合,网络安全,产品收入 The network operation in t
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与学具有诊断、反馈、激励、调节、
本文在对侦探小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第一章梳理并探讨侦探小说在欧美国家的发展及流变,以及论证外国侦探小说对中国本土侦探小说的影响。由于日本推理小说已被世界公认,单列一节
据调查,目前的数据中心中,有34%正在经历重新设计和重新装备的过程,有1/3的数据中心为了节约能源实施了服务器虚拟化,只有55%的数据中心能够监视电力使用率情况,而且多数监视
目的对某土壤铅污染地区人群生物材料样品(血液、头发、指甲)中的铅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2007年11月以某地蓄电池厂旧址及周围远近距离不同的4个村(1个污染村,2个轻度污染
目前我国运营商的OSS还处于建设阶段,各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业务运营下, OSS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制胜因素。然而OSS的建设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当前的形势
近几年对异型石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特别是风水球风靡全国各地.然而,所采用的加工方法与质量、数量的要求,矛盾非常突出.本文介绍一种,使用金刚石筒体刀具加工石材外球面的方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是曾巩的专题研究,主要就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论述:  一、曾巩文章风格论析。从李涂《文章精义》中对曾巩之文的评价“平平说出,娓娓不断,最淡而古”入手,着重分析曾巩文章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