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285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成长的阶段,城镇正在成为人们主要的生存空间,人类未来的发展可以说是城镇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特别是环境污染程度几乎超过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环境污染状况,因此,将生态学融入城镇化建设成为发展的必要。大量的研究和实际表明,生态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生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本文以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生态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利用查阅相关文献、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描述性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四川省生态城镇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探索其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本文选取1999-2013年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各个指标的面板数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对生态城镇化的内涵并对生态城镇化影响区域经济的机制作以界定,即生态城镇必须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化和一体化为发展前提,由于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等独有的特性,通过地区间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同时采用层次分析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水平、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三个层面最终选取20个二级指标建立四川省生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发现自1999年以来,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但各地市州的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处于成都经济区的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拥有包括自然环境、历史发展、区位地理、政策倾向等各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经济发展水平历年来都处于四川省的领先地位,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也处于领先地位。其他地区如广安、巴中、凉山彝族自治州历年来城镇化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水平相对较低息息相关。随后,利用因子分析提取的公共因子与生态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建立向量自回归(VAR(1))模型,对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做短期预测,得到未来几年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震荡式上升趋势;最后,对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选取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到的生态城镇化水平(取对数)作为解释变量,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取对数)和100常住人口中从业人数(取对数)分别替代投资和人力资本作为控制变量,人均GDP(取对数)为被解释变量,通过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面板模型选择检验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不同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面板模型选择检验,最终建立空间滞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两方面来探究四川省各个地市州的生态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普通面板数据模型与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均表明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LnEU、LnPK与LnPL的系数均为正,说明生态城镇化发展、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都具有正的促进作用,生态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使得人均GDP增加0.144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人均GDP增加0.5492个百分点,人力资本投入每增加1%,人均GDP提高0.4221%。因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科技发展水平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各地市模型估计的常数项不同;空间滞后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空间滞后项的系数为0.378371并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四川省各个地市州的经济增长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的经济增长会带动相邻地市州的经济增长。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LnEU、LnPK和LnPL的系数为正,其中,生态城镇化的系数为0.312992,并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生态城镇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都具有正的促进作用,并且估计得到的三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系数均为正值,表明某一地区的生态城镇化发展不仅通过直接效应,而且通过对相邻地区的溢出来促进整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如下的建议:首先,生态城镇化发展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其次,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生态城镇化的发展。将生态观念融入旅游业发展当中,充分利用其独有的优势,促进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最后加强对落后地区的生态城镇化建设,促进各区域间生态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如差异化制定各地区生态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和政策。与已有的研究结果比,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国内学者以某一省市的县域城市为对象对生态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四川省的更是没有,本文对四川省各个地市州的生态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2)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研究生态城镇化发展对影响其发展的各因子的关系,通过VAR模型的预测功能对四川省未来几年的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预测。(3)利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建模,分析不同地区的生态城镇化水平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从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两个方面展开对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但由于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相关生态城镇化数据获取较难,再加之本人在生态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和空间面板模型的理论方面积累尚显浅薄,因此本文在研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其他文献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的非农化具有必然趋势,中国农民的非农化依赖于城镇化,另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土
目的观察缬沙坦(商品名“怡方”)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的降压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8例EH患者口服怡方80~160mg共6周,不服用其它降压药,观察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