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词是现代汉语中最具争议的一类词,学术界对副词词性的划分历来争论不休,且副词内部分类问题也倍受争议。副词学习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尚且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维吾尔族学习者来说,在学习时出现语法偏误更是难免。客观上,维吾尔语与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而汉语属汉藏语系。研究表明,两种语言差别越大,学习者学习起来就会越困难。就副词来说,一些相关的研究也表明,副词是维吾尔族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出错最多,困难最大的一类词。因此,本文研究在中介语理论指导下,拟运用偏误分析法,从收集到的学习者使用汉语副词时的偏误实例入手,从语法角度探寻维吾尔族学习者在习得汉语副词时的偏误状况。本文在绪论部分介绍了偏误分析的理论指导基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所分析的语料来源,分析方法与步骤,并介绍目前国内学者对维吾尔族学习者习得汉语副词的研究现状。然后根据所搜集到的相关维吾尔族学习者习得汉语副词时的偏误资料,以偏误分析理论为指导,通过汉维语对比,从遗漏、误加、误用、错序四个角度分析维吾尔族学习者习得汉语副词时的偏误状况。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影响维吾尔族学习者习得汉语副词的偏误因素并简要提出对策,以期对维吾尔族学习者学习汉语副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