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叶质量标准的建立和多酚类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ue7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枸骨叶中10种多酚类成分及三萜类成分含量的方法,考察不同采收时期、不同生长情况的枸骨叶中多酚类成分和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差异,为枸骨叶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枸骨叶提取物及枸骨叶多酚类成分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探讨枸骨叶在体内、体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枸骨叶多酚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代谢情况,为枸骨叶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建立枸骨叶中多酚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枸骨叶中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槲皮苷、芦丁、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10种多酚类成分的含量,实验使用YMC-OD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0 nm,柱温40℃,进样量10μL,流速1 mL/min。2)建立枸骨叶中三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枸骨叶中长梗冬青苷、27-p-Coumaroyloxy ursolic acid、3β-HyDroxyurs-11-en-28,13β-olide、乌发醇4种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实验选用YMC-OD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1 mL/min。3)DPPH法测定枸骨叶多酚类提取物,枸骨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部位以及枸骨叶中10种多酚类单体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4)采用D-半乳糖建立衰老小鼠模型,采用超声提取法对枸骨叶中多酚类成分进行提取,研究枸骨叶多酚类提取物在衰老小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5)采用LC-MS法测定灌胃枸骨叶多酚提取物后大鼠体内枸骨叶多酚类成分绿原酸的血药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考察绿原酸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代谢情况。结果:1)枸骨叶中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槲皮苷、芦丁、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 10种多酚类成分分离度良好,分别在6.34~126.75(r=0.999 9)、7.36~294.50(r=0.999 5)、3.06~244.50(r=0.999 4)、1.47~294.5(r=0.999 7)、0.66~10.60(r=0.999 6)、1.91~38.25(r=0.999 7)、3.03~181.50(r=0.999 3)、4.06~162.50(r=0.999 4)、2.65~162.03(r=0.999 4)、2.59~100.21(r=0.999 2)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10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24~102.63%,RSD<3(n=6)。不同采收时期、不同生长情况的枸骨叶中多酚类成分含量差异明显。2)枸骨叶中长梗冬青苷、27-p-Coumaroyloxy ursolic acid、3β-HyDroxyurs-11-en-28,13β-olide、乌发醇4种三萜类成分分离度良好,4种三萜类成分分别在54.4~1740(r=0.999 7)、47.2~755.2(r=0.999 9)、45.2~867.84(r=0.999 7)、31.2~998.4(r=0.999 8)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4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85~101.63%,RSD<3(n=6)。不同采收时期、不同生长情况的枸骨叶中三萜类成分含量差异明显。3)不同采收时期枸骨叶多酚类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良好,其IC50在1.114 0~4.948 6 g/L(药材)之间。枸骨叶石油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相对较低,其DPPH清除率与浓度没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枸骨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抗氧化活性较好,IC50分别为0.354 9、1.300 7 g/L(药材)。此外枸骨叶中10种多酚类成分单体化合物也有不错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绿原酸抗氧化活性最强。各成分化合物的IC50在0.024 3~0.904 5 g/L之间。4)枸骨叶多酚类提取物能明显提高衰老小鼠体内T-AOC、SOD、CAT、GSH-Px的活力,并且能够明显降低衰老小鼠体内MDA的含量。枸骨叶多酚类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良好。5)建立LC-MS法测定大鼠灌胃枸骨叶多酚类提取物后血浆中绿原酸成分的含量,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大鼠血浆中绿原酸成分的线性范围为2~90μg/L(R2=0.991 1),日内、日间变异系数(RSD)均小于5%,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药代动力学要求。绿原酸成分的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为(22.061±5.69)μg/L,tmax为120 min,t1/2β为(69.315±3.85)min。结论:本实验建立的两种含量测定方法均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以用于枸骨叶中多种多酚类成分和三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不同采收时期、不同生长情况的枸骨叶中多酚类成分和三萜类成分含量差异明显,实验结果可以为枸骨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枸骨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枸骨叶多酚类提取物对衰老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系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本实验建立的LC-MS方法适用于大鼠灌胃枸骨叶多酚提取物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绿原酸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较快。
其他文献
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我国在2009年首次发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病死率为高达30%。SFTS目前考虑是发热伴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