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运资金是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的“流动血液”,衔接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世界各经济体间关系日渐紧密,经济一体化逐渐深入,以整体化的思维去探索如何完善产业链成为一种趋势。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愿景是在规避财务风险的同时,提升营运资金管理水平,进而达成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战略升级的双重目标。传统营运资金管理重点关注对单项要素的把控,但却忽略了与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导致一些潜在问题。2001年,中国海洋大学王竹泉教授将渠道理论、供应链理论及客户关系理论融为一体,提出了渠道理论下营运资金管理体系,进而指引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新方向。但若想该理论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改进。基于学者们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已有研究,本文结合具体案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渠道理论下营运资金管理在实务中的运用。首先,以汽车制造业中的JAC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现行管理模式下,公司营运资金的内部结构,并且通过结合行业数据,判断JAC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水平;其次,在渠道理论的基础上,将营运资金项目按照经营和理财活动分类重组,联系业务环节特征,研究公司所采用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同时根据管理绩效运算结果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归纳出公司可以在与供应商建立关系渠道、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和提高经销商管理效率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营运资金的管理手段,并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有效的优化建议,以期在确保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同时控制经营风险,并且能够为行业内其他公司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