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与重污染行业绿色发展——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

来源 :兰州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我国发展面临环境污染、产能过剩和资源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工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碳达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与一般工业行业相比,重污染行业更容易导致环境污染,但环境污染往往具有外部性特征,单纯的道德约束难以明确环境责任归属与履责问题,因此如何推动重污染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是我国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2021年,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绿色信贷作为我国当前绿色金融体系的主要构成,能够引导市场资源向绿色产业倾斜,通过外部融资约束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鼓励重污染行业进行绿色技术革新,减少污染排放来满足清洁生产标准。因此,在我国绿色信贷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研究绿色信贷如何对重污染行业绿色发展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内容上,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绿色信贷影响重污染行业绿色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并从路径和异质性角度作出假设。其次,以2004-2020年我国36个工业行业数据为样本,将样本划分为重污染行业与非重污染行业,以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为一级指标构建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体系,衡量我国重污染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以2012年原银监会颁布《绿色信贷指引》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绿色信贷政策影响重污染行业绿色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样本区间内绿色信贷政策显著提高了重污染行业绿色发展水平,并且该结论得到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支持。其次,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信贷对重污染行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效应在不同所有制结构及不同行业竞争程度下存在差异,但不会受到重污染行业技术密集程度的影响,即在国有企业主导、高垄断性质的行业中,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行业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最后,通过机制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即技术创新效应和监督效应,且二者对重污染行业的绿色发展均呈正向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效应贡献度相对更高,监督效应贡献度相对更低。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出发,研究证实了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有效推动重污染行业绿色发展,并对于绿色信贷政策的设计与落实提出了相关建议,不仅有助于加强对绿色信贷政策的经济效应和作用渠道的理解,也有助于把握新时代背景下的我国重污染行业的绿色转型路径。
其他文献
为满足国内亟需转换经济增长动力以及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的需求,我国提出逐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后,由东盟主导并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定)正式签署,该协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为我国加速形成双循环的新格局注入了新动力。因此,对RCEP协定进一步研究将对我国经贸及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
学位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利用互联网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进而制定旅游计划。基于这些互联网数据信息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对旅游人数的预测准确率,不仅可以动态监测游客行为,同时又克服了传统旅游数据的时滞问题。因此,基于互联网数据对游客流量进行预测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已有文献的研究,以海南省月度游客流量为例进行旅游预测的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网络搜索信息存在多噪声、非线性、高波动
学位
全球价值链(GVC)改变了传统贸易格局,成为世界经济新的主导特征。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利用人口红利、资源禀赋优势,以加工贸易为手段,逐步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GVC。然而,对于中国嵌入GVC能否推进技术发展水平、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等成为研究焦点。鉴于此,本文以制造业为例,对中国和美国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标对中美两国的产业技术差距进行测度。基于综合技术效率、
学位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全党必须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因此厘清我国主要金融行业间风险传染机制、立足不同视角发现各类因素对系统风险的影响对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分析我国金融部门及相关行业风险传染机制和系统风险溢出的影响因素,首先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一方面解决了滚动窗口大小对溢出效应度量的
学位
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逆全球化、新的技术变革、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面临重构,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引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向本土化、多元化、区域化演变。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因此,研究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的测度方法,科学测度我国各省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并分析其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对于平衡地区之间产
学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低碳产业发展,需要优化支持低碳发展的财政、税收、投资和标准体系,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环境要素供求体系,加快污染减排和碳减排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倡低碳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经济。绿色金融作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既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实现金融
学位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国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正创新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是事关发展大局的关键问题。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三农”事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与此同时,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存在支农结构失衡、协同效率低的问题,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支农政策意图落实。因此充分协调
学位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进程“蹄疾而步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不断调整政策的导向和重点,是深化金融改革、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步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秉承着“污染防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作为环境污染主要责任者,必须承担环保责任。环保投资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
学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科技手段广泛运用,我国数字金融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数字金融的迅速发展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相应挑战。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支柱的商业银行,其稳健发展对金融体系稳定和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有着重大意义。研究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对于丰富数字金融研究理论,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具有与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理论分
学位
近年来,自如出租屋的甲醛超标、长春长生生物的毒疫苗、瑞幸咖啡的财务和运营数据造假、康美药物财务造假等黑天鹅事件不断发生,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让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同时,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引起了气候环境恶化、污染、企业责任、人权、工作准则等众多问题,这将社会大众的目光聚焦到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随着“十四五规划”和“双碳”目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