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植骨量对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融合效果的研究

来源 :承德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fw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腰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近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腰椎融合技术之一,其手术方法为采取腰椎后路减压椎间盘摘除椎弓根内固定椎间植骨+Cage植入。此手术方法主要通过减压解除脊髓、神经根压迫,恢复脊柱正常序列,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失稳症的目的。本实验选取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减压椎间Cage植入+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术中椎间融合分别应用不同骨移植量,术后定期随访,通过CT及临床疗效评估,对比不同植骨量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椎间融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借此研究探讨植骨量对于椎间融合成功率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后路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98例,均给予采取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椎间植骨+cage植入椎间融合手术,术中椎间植骨均选取减压后取得的椎板及棘突骨质,完全去除软组织及小关节软骨面,给予剪碎成直径约2mm大小骨颗粒,应用2.5ml注射器测量植骨量,分别给予植入4ml、5ml、6ml骨粒,给予打压后植入Cage,给予行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加压固定。术后第2天行腰椎X线片及CT检查,以确认手术情况。术后3-4d鼓励患者配戴支具坐起并下地活动,术后12-14天拆线出院。依据植骨量体积,将患者分为A、B、C3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椎间面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致性、可比性。3组病例分别于术后1月、3月、6月、12月进行定期随访,进行CT检查及患者功能评分检测,通过对3组患者植骨粒体积、临床效果改善率、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变化等进行对比,评估不同植骨量椎体植骨融合术后效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8月,平均21个月。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及骨融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age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结果A组优良率为90.3%,B组为91.0%,C组为91.2%,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B、C组椎间隙高度变化分别为(8.7±1.7)、(9.8±1.7)、(10.1±1.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复查腰椎CT片提示:三组椎间融合成功率均较高,B组、C组其椎间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选择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配合Cage植入椎间植骨融合这一术式,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植骨量在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随着植骨量的增加,术后影像学评价效果显示植骨量越大早期植骨融合率越高,减小了椎间隙高度丢失。长期随访显示植骨量低于5ml存在植骨不融合隐患,因此建议椎间植骨量应达5ml以上。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是否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所介导,为临床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
广州新图书馆属于超长超宽倾斜混凝土结构,后浇带处理需要实用而安全的施工方法,目前国内尚未有类似的工程经验,故首创在后浇带旁断开的框架梁处用钢筋混凝土小柱临时支撑上
目的:观察研究续骨活血汤结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roximal Femoral Nail-A,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结合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
背景:近年来,骨关节结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脊柱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左右,而胸腰椎结核是脊柱结核的好发部位。胸腰椎结核可造成患者严重畸形、神经功能障碍,甚至
进入新世纪,中国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获得较快发展,并在全民健身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对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现状进行分
层流分离现象是翼型低雷诺数条件下出现的典型流场特征。层流分离流动中包含流动分离、转捩、再附等非定常流动结构,层流分离流动的形成与演化会对翼型气动特性产生恶化作用
分析了南昌市绿化的地理背景、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 .从重建城市生态及完善城市防灾体系的角度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目的:探讨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我院从2007年7月~2013年7月收治34例AIS患儿,在全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灌注压力的动态变化。方法:1.设计与调试能直接记录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灌注压力动态变化的测量装置。2.在微机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检测择期手术患者的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 TEG)指标,对其与患者术中氢离子活度指数(Pouvoir Hydrogene,PH)、碱剩余(buffuer excess,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