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相关的致病蛋白TDP-43降解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是一类慢性的神经系统的疾病,主要因脑中特定神经元的坏死和退变引起的。大多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病人的脑中,突变的蛋白在细胞外或细胞内异常的聚集,形成聚集体或包涵体。例如,与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简称ALS)相关的致病蛋白TAR DNAbinding protein-43(TDP-43),在病人的脑细胞内被检测到突变的TDP-43蛋白形成的聚集体等。   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分为家族遗传性和散发性两种。基因研究已确定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基因突变有关,这些基因突变患者仅占家族遗传性病例的20%。TDP-43是最近发现的一个与遗传性和散发性ALS以及其他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相关的蛋白,目前TDP-43蛋白被认为是除SOD1外引起ALS的一种主要致病蛋白。突变的TDP-43蛋白在细胞的胞浆中形成泛素化的聚集。这个聚集被认为是有毒性的,它可能导致神经元的死亡,携带突变TDP-43基因的转基因鼠具有与人类ALS极为相似的症状。因此对TDP-43蛋白降解机制的研究对我们研究ALS的发病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对野生型的TDP-43蛋白和病理突变的25KD的TDP一43(TDP-25)蛋白的降解途径进行探讨,揭示了其具体降解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我们先将与绿色荧光蛋白相嵌合的野生型的TDP-43蛋白(GFP-TDP-43)和病理突变的TDP-43蛋白(GFP-TDP-25)分别转染到HEK293细胞中,用MG132处理后,将细胞收集下来检测TDP-43和病理突变的TDP-25的蛋白量的变化。我们发现:加了MG132的实验组,其蛋白降解受到抑制,且病理突变的TDP-25的现象远比野生型的TDP-43蛋白明显,同时,内源性的TDP-43蛋白降解也受到影响。另外,免疫共沉淀的结果显示,病理突变的TDP-25的泛素化程度比野生型的TDP-43强。细胞免疫荧光化学的结果也显示,MG132处理后,TDP-43和病理突变的TDP-25在细胞内的聚集都明显增加。说明野生型的TDP-43和病理突变的TDP-25都可以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   在细胞内,我们发现溶酶体标志蛋白,LC3(RFP-LC3)与GFP-TDP-25有共定位的现象。这提示我们TDP-43蛋白可能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   为了进一步揭示野生型的TDP-43和TDP-25是否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我们分别用溶酶体降解途径的抑制剂3-MA/pepstaineA和促进剂Trehalose处理,发现3-MA/pepstaineA处理后,蛋白降解受到抑制,且TDP-25远比野生型的TDP-43明显。同时,Trehalose处理后,蛋白降解加快,TDP-25降解比TDP-43明显。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结论:野生型的TDP-43和病理突变的TDP-25既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也能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且病理突变的TDP-25的降解较野生型的TDP-43快。这提示我们能增强这两条通路的药物都有可能成为其治疗的手段。
其他文献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治疗法、外科手术法、介入治疗方法。其中,介入治疗法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中,介入治疗中95%都需要植入支架。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