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尤其是经济往来方面。随着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人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商务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了。然而由于文化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非语言交际误解已成为人们跨文化焦急的严重障碍之一。因此,首先本文对非语言语做了理论上的综合研究,包括非语言语的定义、分类、基本功能和过内外专家学者对于非语言语做的分析研究。许多著名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非语言语下了定义并进行了适当的分类,其中最普遍的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人身体发出的信息(形象、动作、面部表情、眼神交流、触摸、气味等);另一类是由个体和环境结合产生的(空间、时间和沉默)。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特征就是:意义丰富性、文化关联性、模糊性、非结构性和连续性,它的六种基本功能分别是:重复,否定,补充,替代、调节和强调。其次,本文阐述了非语言语与文化的关系,非语言语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改变可以引起非语言语的改变,非语言语的改变可以反映出文化的变化。国外关于非语言语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涌现出大量的学者及其著作。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则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开始的,领军人物主要是胡文仲、毕继万、杨平等,但大多研究是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的数量并不大,因此作者选择国际文化交流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商务礼仪来具体研究非语言语的实际应用。跨文化商务强调了一个人对相互交际的重视。走向全球化要求我们更注重商务交流的过程。有效的交际交往能力成为了达到目标的主要方面。商务礼仪在整个跨文化商务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在文章中对商务礼仪做了明确的定义,并对商务礼仪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商务礼仪指的就是人们在商务交往中待人接物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它的特征是规范性、限定性、可操作性、传承性和变迁性。商务礼仪的功能可从两个大方面来解释,一个是有助于人自身的提高,另一个是有助于社会的建设。本文更集中的同过商务形象,商务对话,社交和应酬方面阐述了非语言语在商务礼仪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