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发展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性金融产品是指将固定收益证券的特征与衍生产品特征相结合的一类新型金融产品。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结构性产品已成为国际金融衍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结构性产品首次以结构性存款形式在我国出现后得到了迅猛发展。2005年,人民币结构性存款面世,并迅速成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对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对满足个人客户日益增多的理财需要和产品差异化、多样化需求,提升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力图对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分析其设计原理、定价方法,结合我国结构性存款产品发展现状,探讨借助结构性存款发展强化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竞争力的策略,以期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经营决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全文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对人民币结构性存款的概念、特征及分类进行阐述。   第三章,对人民币结构性存款的设计、定价和风险管理进行阐述。主要论述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剖析结构性存款设计、定价和风险管理。   第四章,对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结构性存款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阐述,提出建议和对策。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市场上人民币结构性存款的发展状况。并从当前个人金融业务市场环境出发,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例,对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与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以促进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乃至个人金融业务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通货膨胀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伴随着的是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一个单边升值的通道上。本文所要研究的正是汇率与通胀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汇率的价格传递效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的贷后监管一直是信贷业务中的最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增加和金融机构思想意识的转变,贷后监管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信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