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着各种积极的情感态度和精神内涵,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近些年来的“国学热”、“读经热”等现象让我们看到了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呼声也越来越火热,上至国家教育部门,下至各地中小学校园,均制定多项政策、实施各类活动响应这一号召。想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第一步就是要让传统文化走进教材和课堂。语文教材和课堂作为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可以使传统文化知识和精神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的内容,使得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对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给予积极的引导,塑造他们健康的意志品格。本篇论文着力从教材和教学两个方面展开,将现行苏教版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语文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六册教材古代文学作品选文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概括其特点和规律,并探寻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措施和策略。论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章和第五章分别是引言和结论,中间三章属于论文的主体,第二章首先对文化、传统文化做了定义,其次论述了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现状并构建出本篇论文从教材和教学两方面进行研究的主体框架,最后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第三章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统计分析,首先介绍了苏教版语文教材及其中的传统文化编排情况,其次对教材中选编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最后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从爱国主义、尚礼守德、天人合一、以民为本、自强不息五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写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从课堂内、课堂外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探讨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笔者希望通过这篇论文,使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能够更清晰地展现出来并得到充分利用,可以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对传统文化给予更多关注,唤醒大家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