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流通效率和生产效率的研究也日益重要。北京是一个典型的农产品销地市场,市民消费的农产品主要来自外地,农产品流通是北京地区农产品供应最重要的一环。北京市目前拥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庞大的消费群体对生鲜农产品持续旺盛需求给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本文依据农产品流通理论的现有研究成果,针对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问题,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分析方法,开展了以提升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为目的的相关研究。论文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结合数据和图表分析了国内及北京市农产品流通现状,并通过比较研究,对当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流通效率进行了总结评价;其次,引入衡量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指标体系,采集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指标数值,经KMO检验和巴特利球体检验通过后,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得到了近9年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变动趋势;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同时结合美国等农业现代化国家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的相关经验,在流通模式、农业合作组织、创意农业、批发市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