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长期沉降分析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k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海地区软弱饱和土层上的高速公路在建成后运行期的长期沉降直接影响 路面的养护和维修费用,交通荷载下软土地基的长期沉降预测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重视,成为迅速发展的软土地区交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当前, 临界状态土力学概念在交通荷载作用下饱和软土地基的长期沉降计算中应用很 少。本论文从室内循环三轴试验结果出发,在基于临界状态理论经验模型的实 用计算方法和基于复杂弹塑性动力固结有限元计算两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 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单向等幅应力控制循环加载方式,对上海地区典型饱和软粘土进行 不同初始静偏应力和动偏应力组合的固结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围压、初始静应力和循环动应力是影响循环累积塑性应变和循环累积孔压的主 要影响因素。其中,由于初始静偏应力不同,对循环动偏应力加载结果产生明 显影响。相同围压情况下,循环动应力大而初始静偏应力小情况得出的轴向累 积塑性应变和累积孔压可能反而小。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本文基于临界状态理 论,根据不排水三轴试验的应力路径,提出了相对偏应力水平的概念,分别对 Monismith(1975)累积塑性应变指数模型、Hyde和Ward(1985)的累积孔压 经验模型进行修正,建立新的循环累积塑性应变模型和累积孔压模型,模型参 数包含了临界状态的概念,采用了修正剑桥模型的有关参数。对室内试验结果 分析表明:围压、静应力和动应力的综合影响得到很好的考虑。 2.基于本文提出的循环累积塑性应变模型和累积孔压模型,建立交通荷载 作用下累积沉降的实用计算方法。采用工程实用的分层总和法,分别计算了不 排水循环累积变形引起的沉降和不排水循环累积孔压消散引起的固结沉降,累 加得到总的累积沉降。同时,对Chai—Miura模型的不排水累积沉降计算方法进 行了讨论。通过采用有效固结应力理论,用固结不排水试验指标确定土体的不 排水抗剪强度。并将两种实用计算方法应用于上海外环线低路基公路工后附加 沉降预测计算。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临界状态理论的实用计算方法得到的预测 结果与实测取得较好的一致性,同时指出本文计算土层条件下,交通荷载作用 软土路基主要压缩层有效影响深度为4m左右。 3.采用基于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动力固结有限元分析可以有效地解释循环荷 载作用下土体孔压发展和永久变形特性,是解决交通荷载下土体长期变形预测 的合理方法。本文采用钟辉虹和黄茂松等(2002)提出的边界面模型和Biot动 力固结方程,形成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土体变形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并 在土动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SWANDYNE中实现。通过对室内三轴试验试样和 循环荷载下平面应变二维地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 土体累积沉降规律进行了探讨。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动力固结分析可以合理 地考虑不同排水条件和不同动应力情况下的累积变形和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 最后,对本课题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交通荷载,饱和软土,长期沉降,循环三轴试验,临界状态理论,相 对偏应力水平,实用计算方法,动力固结有限元计算
其他文献
岩土锚固技术是一种技术经济优越的技术手段且结构简单的主动支护,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边坡防护、基坑支护、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工程等各个领域,它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岩土体的完整性
水库边坡破坏是工程界普遍存在的地质灾害之一,对人类的建设工程以及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我国自1994年开始设计修建大型水利枢纽三峡工程以来,标志着在中国水力发电已经
目前,Pushover分析方法以其简单使用等优点受到广大学者及工程设计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结构抗震领域的热点。为了使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推广,尤其在高层建筑
发展城市圈经济是世界普遍推行的方式,在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有着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发达的城市圈,而武汉城市圈则是在近几年才形成的。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湖北省的发展,更
建筑物整体移位是指在保持建筑物整体性和可用性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工程技术手段使其从原址移动到新址。该技术起源于十九世纪初,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引入我国,并以其带来的巨大的经
方钢管结构外形美观、结构轻巧、用钢量省。方管作为结构构件在压、弯、扭方面具有优越的性能。由方管直接焊接组成的结构节点构造简单,不需要加固件,不仅方便了加工还降低了造
随着水资源污染的加重,为了保障出水水质,饮用水处理工艺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加大了水厂根据原水水质调整工艺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为提高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863“北方地区安全饮
1994年美国加州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发生之后,传统节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彻底颠覆了,大部分传统节点都发生了脆性破坏,此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具有自
针对我国目前的小城镇建筑中存在着能源消耗过大,依据国家颁布1996年7月1日起新建建筑必须实现节能50%的强制性设计标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领导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一小
斜拉桥是一种由索、塔、梁三种基本构件组合的组合结构,现在已经成为大跨径桥梁的最主要桥型。斜拉桥具有很多优越性,如:跨越能力大,结构性能好(抗风、抗震性能),可采用悬臂施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