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建筑的审美趋势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an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建筑美学的研究在国内乃至国外都相对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创作案例的研究来揭示传统美学研究成果反映在生态审美领域所具备的新特征,以溯清生态建筑引发人们的审美感受之根源,利于在未来的建筑创作尤其是生态建筑创作上有所突破。作者在成文过程中,查阅了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借鉴了原文的要旨和精髓。也参与到相关于生态建筑项目的实践中,参考已有理论知识,对项目设计原稿反复修改、体会,从而一方面提升案例设计水准,也对理论的完善更新起到积极作用。文章逻辑上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对美的本质的分析过渡到对生态建筑美的本质分析,重点从美的“合目的”、“合规律”等本质特征上,考察了生态建筑美在这两方面表现出的特殊规律。以此作为逻辑起点,第二部分从“环保意识”、“科技成就”、“理性思维”、“人文文化”、“亲和自然”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生态建筑的审美趋势,并得出结论:生态建筑的审美过程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具理性色彩的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在同对象间的相互作用中主体之于对象不断深化丰富的特殊认知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对生态建筑的审美并非一个一成不变的内容,他随时受到对建筑的理性认知深度的作用和反馈,在实践中这些作用和反馈又会反过来影响到感性体验即审美体验,让生态建筑美极大的蒙上理性主义色彩。就好像建筑本身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负担的社会历史责任或是对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都值得让人细细体味。而另一方面,也正是出于满足它特殊的物质功能、社会功能的需要,一些相对稳定的形式语言如大量的室内外绿化、利于自然通风的建筑结构、具太阳能采集功能的外墙立面或是自动调整室内光照的百页等又为我们实现审美提供了洞察的媒介、感知的平台。借由那些形式中的“意味”,他们似乎逐渐成为了我们辨析生态建筑的视觉符号。我想,对生态建筑的审美研究毕竟只是一个开始,太多的内容值得在未来的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但无论如何,它显示了未来建筑审美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美丽的喀纳斯湖畔,森林与草原融为一体。这里是图瓦人在我国的唯一聚居地。图瓦人属于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几多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图瓦人保留
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信息发表的自由性以及沟通交流的互动性特征使其在生成社会舆论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新媒体环境
  小湾水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是即将建成的世界最高拱坝,许多技术难题位居世界第一,工程建设极具挑战性。结合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实践与认识,介绍了建设中遇到并成功攻克的700m高
在谍战小说风靡的2009年,都市情爱小说《蜗居》可谓异军突起,成为了最受瞩目的小说,而由它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更是充斥了各大卫视的黄金档。笔者认为《蜗居》之所以广受欢迎是
新闻事业具有反映舆论、表达舆论、组织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舆论运行规律始终支配着新闻报道活动,舆论也因此而成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本文对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功能作一探
大学科技园区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复合功能体,公共服务设施是保证园区主体功能连续运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机构,可以说每个环节的运作都离不开公共服务设施的辅助和支持。
在“农业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是我国农业地域都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体现”的一片论证声潮中,李月胜,这位来自劳动部门的本刊特约记者,用他敏锐的目光,独到的见解,以自
《刑法修正案六》对原来的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修改并确立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这一新罪名之后,在追诉标准上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应当在考察我国
碗莲(Nelumbo nucifera)是由花莲进化而来的微型品种。本试验选取碗莲品种’红霞’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外施激素(IAA、GA3、6-BA)对碗莲生长开花及其开花过程中SOD、POD、PPO
众所周知,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非常具有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工程,相比较来说,其涉及的领域要更广一些,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其面临的风险也很大,因此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