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吞吐后期稠油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 :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l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老区调整井储层及流体性质评价中暴露出的问题,在系统分析了注水及注蒸汽开发方式下油藏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开发过程的岩石物理实验及相关理论分析,对开发阶段的岩石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水驱油方式下的I-Sw 关系不再是一条直线,而呈现出与饱和度大小相关的两段式,岩石的润湿特征不同,两段式拐点所对应的含水饱和度Swp不同;Swp是非均质储层水驱油过程中水成为连续流动相时的含水饱和度,虽然水驱过程的延续及工作制度(比如注入压力或泵速)的改变还会使含水饱和度在Swp的基础上继续增大,但是在主力流动网络基础上继续扩大的波及范围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比较微弱,因此当含水饱和度达到一定值(Swp)以后,电阻率对饱和度变化的反映不敏感。②在不同的浓度范围内,地层水矿化度对岩石表面偶电层厚度及平衡离子活动性的影响不同,导致Archie 公式中的m、n 值以及Waxman-Smits 模型中的B 参数在不同的矿化度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特征:m、n、B 值在低矿化度的情况下随矿化度的降低而减小,在高矿化度情况下基本保持不变。③注入介质在高渗透条带中线性突破形成开发过程中的电阻率宏观各向异性,电各向异性地层中的低阻水线使储层在仍具有相当产能的情况下电阻率显著降低。④动电现象是特定油藏环境下的一种特殊岩石物理现象,开发过程导致的压力异常是其产生的本质原因,流动电位的大小与压差、多相流动特征及地层水矿化度有关,流动电位的存在使自然电位曲线表现异常。⑤开发过程中油藏温度、压力的变化影响弹性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波速随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减小,随压力的降低以对数形式递减。⑥润湿性的变化影响岩石的饱和度指数、水驱油效率及最终采收率,开发过程中岩石亲水的增强使饱和度指数减小,残余油饱和度降低,水驱阶段采收率提高。在岩石物理实验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老区混合水矿化度变化对m、n、B 值的影响以及压差作用下的流动电位等问题对原始饱和度模型进行了调整与完善。另外,针对高含水期非均质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特点,利用多元统计回归的方法,提出了其它适合该阶段的剩余油评价模型:根据同一地区岩石地球物理特征相似的原则,将电阻率测井数据规格化为电阻率的相对值,解决了局部水淹厚油层评价中电阻率差异被物性差异所掩盖的问题;在岩石物理理论及开发地质概念的指导下,根据动用程度的差异加入电阻调节器。
其他文献
现金流管理是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对合理配置企业资金,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房地产企业现金
本文借鉴国内外现代安全管理技术,总结中国海洋石油健康安全环保(HSE)管理的成功经验,在与国际油公司合作过程中学习外方HSE理念,探索健康安全环保管理新思路——防损管理模
勘察设计企业的主营业务包括工程测量、工程设计等项目,项目成本在其整体运行成本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做好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得到足够的
本论文在总结和改进现有描述水平井的油藏与井筒流体流动模型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建立了不同油藏类型和不同完井方式下稳态与拟稳态产能预测模型、井筒流动模型以及更准确的
灾害环境的探测和救援需求日趋迫切,研制机器人代替人或帮助人开展上述任务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赢得宝贵的救援时间。灾害环境下的作业条件恶劣,机器人需要应对光线不足、通信效
生产调度是生产决策的一种形式,在制造业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中,有效的排序和调度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关键,并逐步成为在市场中生存的必要条件。在60年代,人们就已经用动态规划和整数规划对调度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然而现实中的调度问题往往与理论研究中的数学模型有很大区别。在现实生产加工中会出现很多随机事件,现实中的机器环境也非常复杂。本篇文章在分析了齿轮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针对齿轮加工
本文通过对千米桥潜山地区钻井地质及油气藏特点和开发要求的分析,在该地区先期钻探施工的经验基础上,结合钻大斜度井、水平井的基本技术特点,以及该地区实施大斜度井、水平
辽河油田超稠油资源丰富,1996年9月超稠油蒸汽吞吐试采获得成功以来,超稠油的产量逐年大幅度递增,占辽河油田稠油产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保证辽河油田产量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
该文建立了不稳态三维油藏与井筒耦合渗流的模型,通过油田的实例分析和计算,分析和讨论了各种参数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取得与水平井稳定渗流方法不一样的计算结果:(1)根据水
随着新一代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对钣金零件形状精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的钣金零件检测方法由于检测精度低、检验模具成本高等缺点越来越难以满足钣金零件高效、快速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