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中的若干算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327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识别是模式识别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对于人脸识别中的面部特征点定位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静态人脸图像识别系统。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的历史和内容,总结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了目前主要采用的人脸数据库以及本论文采用的人脸数据库。(2)研究并且实现了主动形状模型(ASM, Active Shape Model)和主动外观模型(AAM, Active Appearance Model)方法。(3)在研究ASM和AAM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的ASM和AAM的面部特征定位算法。该算法结合了ASM和AAM的优点,提高了定位精度。(4)对人脸识别中的主成分分析法(P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结合边界信息的主成分分析法。提高了PCA的人脸识别率。(5)在改进PCA的基础上实现了静态人脸图像识别系统。在实时人脸识别系统中实现了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并对系统数据库进行管理。本论文的创新工作如下:(1)结合ASM和AAM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ASM和AAM的面部特征定位算法。该算法融合了ASM局部模型、AAM的纹理约束以及基于线性回归的参数优化过程,因而在较大程度上继承了二者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优的鲁棒性。(2)对主成分分析算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结合边界信息的主成分分析法。该方法区别对待不同的特征点,将边界信息融入PCA中。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人脸识别率要优于单纯采用PCA方法的结果。
其他文献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机交互是现代科技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手势具有多样性,多义性,时空差异性,自然直观和容易理解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和谐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同时也是人机
可靠性是数据采集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对工作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的温室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测控系统来说,确保其高可靠性更为重要。WSN传感节点一般由电池供电并通过无线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电子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各种复杂、精密设备应运而出。一方面,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各种非
行人检测是目前智能视频监控研究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热点,尽管国内外在行人检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实际检测环境的多样化,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复杂多变,因此针
为了有效解决视频行人再识别任务中,行人的姿态变化,相机的视角差异,光照的变化,以及障碍物的遮挡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我们融合颜色、纹理以及梯度等底层特征信息对行人进行外
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在化工生产设备中,换热器占很大比例,但由于换热器经长期运行可能发生故障,而无论是发生哪种故障,都会降低换热器的效
针对宽幅连续表面产品的缺陷检测,本文介绍了一种宽幅、连续表面缺陷视觉检测系统,采用多个图像处理子系统协同完成检测任务。针对被测对象的连续运行特点,提出基于线阵相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4.0等概念的提出,工业过程更趋向于智能化、自动化。这就要求着更先进的控制算法来控制工业过程,保障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因此先进控制算法近
学位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移动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物流、仓库管理等领域,轮式移动机器人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为了缩短开发周期及成本,轮式